《京都议定书》签订10年的今天,人们在在印尼巴厘岛召开气候保护峰会,为其后续协定达成共识而努力
京都气候协定书十年,巴厘气候峰会压力大
大约10年前在联合国主持下签署的京都气候保护议定书是截至目前内容最广泛的环保协定。10年后的今天, 人们在印尼巴厘岛召开气候保护峰会,就到2012年到期的京都气候保护议定书的后续协定达成共识。一年前, 在内罗毕召开的上届气候保护会议以失败告终,因此,12月3日开始的巴厘气候峰会面临着巨大压力。
来自世界190多个国家的官员以及专家等出席了这次为期12天的会议。其间将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3次会议和《京都议定书》缔约方第3次会议等一系列关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会议。
印尼环境国务部长维图拉尔在开幕式上当选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3次会议主席。他说,气候变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与会各方应充分展现政治意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挑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博埃尔在开幕式上强调了工业化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应起的带头作用。他表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加强技术合作,开发使用新技术。必须建立使每个国家都能适应气候变化的全面框架,清洁发展机制在这一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德博埃尔还表示2007年可被称为气候变化年,在这一年里,欧盟承诺了到2020年时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像中国这样的主要发展中国家也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一系列国际会议也围绕气候变化展开。
2007年是气候保护的关键性一年。一旦在印尼巴厘岛召开的气候保护会议失败,联合国的气候保护政策也将成为泡影。由于所剩时间不多,有关各方开始加紧行动。荣获了诺贝尔和平奖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委员会就频繁发表报告,明确指出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的威胁。科学家们认为,全球气候已经进入一个新时期。联合国气候变化委员会主席帕乔里说,“如果我们将气温升高的幅度控制在2度到2.4度,那么目前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还可以延续到2015年。但是从2015年至2050年,废气排放就必须减少85%至50% 。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认识到,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后果将十分可怕。”
然而,恰恰是在联合国主持下召开的气候保护会议上,与会国首先考虑的是各自国家的利益。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气候保护顾问施奈尔胡伯认为,这将是导致会议失败的最大危险所在。“现在确实到了紧要关头。我们必须竭尽全力,促使人们行动起来。到了12月底,我们或许会变得更聪明,或许会比现在更加失望。”
如果会议失败,对联邦总理默克尔来说也将是一个沉重打击。这位获得物理专业文凭的德国女总理非常重视气候保护。今年,她已将气候保护列入德国担任8国集团主席期间的工作计划。今年夏季在德国海利根达姆召开的8国集团峰会上,默克尔成功说服美国总统布什同意加入后京都气候保护议定书谈判,为巴厘气候峰会的成功创造了有利条件。在默克尔看来,能否阻止气候的变化是对联合国团结与否的考验。默克尔说“签署一份2012年以后的联合国气候保护后续协定将是各国走向持续发展的一个桥梁。在巴厘岛召开的会议上,我们应就一个明确的时间表达成共识,以便我们能够在2009年之前结束相关谈判 。德国将为此做出贡献。”
为了促使印度和中国等转型国家的积极参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建议今后按照人均标准限制废气排放量。例如在2050年之前,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不得超过两吨。目前,德国每年二氧化碳的人均排放量为11吨,美国20吨,发展中国家最多4吨。德国环境部长加布里尔对默克尔的这一主张表示支持。他说,“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更加公平合理的办法。 我们不能对其他国家说,因为你们人口多,所以可以比我们少排。减少废气排放是一个长期目标。不能让人们认为, 尤其是让那些发展中国家的人认为,先是可以无所顾忌的排放,甚至达到我们的水平。”
只有大家团结一致,巴厘气候保护会议才有望获得成功。由于此次会议将为京都气候保护议定书的后续协定奠定基础,确定谈判目标,同时也涉及各自国家的利益,因此达成共识并非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