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最新报告显示,大量中国公司在寻求新全球市场的进程中成为了跨国公司强劲的竞争对手

新全球挑战者

来源:BCG & 《环球企业家》网站  |  作者:BCG  |  阅读:

北京, 2007年12月7日—来自中国和其它快速发展经济体(RDE)国家的公司正快速全球化,并且与跨国公司的竞争的日益加剧。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本月发布的名为《2008年BCG100新全球挑战者:快速发展经济体百强企业如何改变世界》的报告中就快速发展经济体百强企业的崛起指出,这些公司是一支值得注意的力量。 

BCG新全球挑战者名单包括了100家增长迅速、急速全球化并重塑全球行业的公司。他们1.2万亿美元的总收入和每年5,000亿美元的采购额足以证明他们强大的影响力。但是他们的雄心绝非如此,BCG预计,他们的总收入在2010年将会达到3.3万亿美元,到2015 年更将达到11.8万亿美元。同时,成百上千的RDE公司将达到一定规模并且开始全球扩张。其中的许多公司将从中国崛起。 

报告指出这些公司成功的秘诀,包括利用低成本优势,投资于研发和品牌以超越基于成本的竞争;主动参与并购;吸引和保留顶级人才;真正在全球范围内运作;有效地管理风险。 

报告的撰稿人之一,波士顿咨询公司大中华区主席麦维德表示:“行业领导需要认清这些新的竞争者并且快速行动。抢得先机的公司可以把新挑战者转化为关键客户、供应商甚至战略伙伴。而对于其它公司来说,挑战者仅仅代表的是激烈的竞争,并可能在不久成为他们潜在的收购方。” 

从很多方面来说,BCG100新全球挑战者已经超越了现有的行业领导者。在过去五年中,挑战者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超过标准普尔500公司(实际上从2004年开始,这个数字已经达到标准普尔500公司的3倍),同时获得的平均销售回报更高,并且创造了更多股东价值。41家中国挑战者的表现也同样引人注目。在2006年,他们的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为145亿美元, 2004至2006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6%,这比标准普尔500公司平均11%的收入增长率要高得多。除此之外,这41家公司中的34家上市公司的总股东回报在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7.7%。这一数字再次超越了标准普尔500公司7.4%的成绩。 

麦维德表示:“现有的行业领导公司的管理者也许还不能说出许多新全球挑战者的名字,但是每位管理者都需要找到清晰的战略来应对这些规模巨大、雄心勃勃的挑战者。过去从未有如此多的潜在竞争者和客户在全球范围内如此迅速得崛起。更主要的是,挑战者竞争的方式不同与以往,他们充分利用其在新兴市场的根基优势。许多现有的行业领导还未做好应对这些新型竞争者的准备。他们也没有做好准备抓住向这些新挑战者销售所带来的增长机会。 

BCG新挑战者名单上的100家公司中,有41家来自中国,20家来自印度,13家来自巴西,其余则来自其它11个快速发展经济体国家。在2008年版报告中,17家公司首次上榜,加入全球舞台的领先挑战者行列。其中有八家新上榜公司来自中国,包括长虹电器,奇瑞汽车,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玖龙纸业控股有限公司,上海振华港机(集团)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和伟易达集团。 

报告为挑战者提出了如何在全球层面提升竞争力的建议,同时也对老牌企业如何应对这样的威胁提出了建议。 

本报告的作者包括:Marcos Aguiar (圣保罗), Arindam Bhattacharya (新德里), Laurent de Vitton (北京), 林杰敏(旧金山), Kim Wee Koh (新加坡), 麦维德(北京), Harold L. Sirkin (芝加哥), Kevin Waddell (华沙), and Bernd Waltermann (新加坡).

关于2008年BCG100的甄选方法:

报告中的名单是由BCG全球优势专项基于对世界所有主要RDE国家超过3,000家公司详细筛选之后所撰写。首先,BCG研究团队保证备选公司确实是RDE国家的本地公司。其次,规模巨大,主营业务收入要超过10亿美元。最后,检查其三年的财务数据并且通过五项全球化指标给备选的公司评分,这5项指标包括:公司的国际覆盖率;近五年进行的国际大型投资;公司在为其国际扩张筹集资金时,获得资本的能力;技术和知识产权组合的宽度和深度;以及其现有产品服务和价值定位的国际吸引力。

BCG100新全球挑战者名单的 17家上榜新秀:

长虹电器, 中国家电制造企业 (2006年主营业务收入24亿美元)
奇瑞汽车, 中国领先的汽车出口商 (2006年主营业务收入26亿美元)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最大粮油生产和进出口商(2006年主营业务收入179 亿美元)
智利轮船公司, 来自智利的全球10大船运公司之一 (2006年主营业务收入38 亿美元)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中国最大的轮船和水上设备制造商(2006年主营业务收入80 亿美元)
宾堡集团, 墨西哥食品和饮料公司 (2006年主营业务收入59 亿美元)
Inter RAO UES, 俄罗斯最大的电力进出口公司(2006年主营业务收入10 亿美元)
JBS-Friboi, 巴西最大的牛肉和猪肉加工企业(2006年主营业务收入19 亿美元)
马可波罗, 来自巴西的全球第三大的巴士、货车车体和组件制造商(2006年主营业务收入8.2亿美元)
MOL集团, 匈牙利领先炼油、燃料零售和天然气运输商 (2006年主营业务收入137 亿美元)
玖龙纸业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最大的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的包装纸板制造商之一 (2006年主营业务收入10 亿美元)
PKN Orlen, 来自波兰的中欧地区销售额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公司(2006年主营业务收入170 亿美元)
上海振华港机(集团)公司, 来自中国的领先集装箱起重机制造商(2006年主营业务收入21 亿美元)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 来自中国的全球领先的机械承包商之一 (2006年主营业务收入51 亿美元)
苏司兰能源, 来自印度的全球风能装机容量第五大的能源公司(2006年主营业务收入18 亿美元)
泰纳瑞斯, 阿根廷石油钢管制造商 (2006年主营业务收入77 亿美元)
伟易达集团, 来自中国的欧洲和美国教育视频游戏和无绳电话市场的领导者 (2006年主营业务收入12 亿美元)

点击此处下载相关下载

点击此处下载相关播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