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就是一个浮华的名利场,谁起谁落难以预料。我们能做的便是放眼看去,记录下个中沉浮

2008年2月上·名利场

来源:《环球企业家》2008年2月20号刊 第3-4期 总第150-151期  |  作者:《环球企业家》  |  阅读:

伯南克(Ben Bernanke):救市者

这位拥有哈佛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和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的美联储主席,在2006年初上任时,还在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频繁升息,现在他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黑洞越来越大的美国经济拉回到正常水平。伯南克在尽自己最大的学识和努力,充分挥舞着手中的利器——货币政策,在八天内连续两次大幅调低利率。这还是美联储历史上的第一次。

伯南克第一次接触货币政策,是通过读诺贝尔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的著作。那是三十年前,伯南克还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从那时起,他便开始研究中央银行。当布什总统在2005年底提名他为美联储主席的时候,伯南克对央行的了解比任何健在的经济学家都多。从如何防止通货紧缩的恐慌到精确衡量美联储措施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伯南克都会撰文论述。他积极改进美联储与公众的沟通渠道——其前任格林斯潘总是和公众打字谜——公众们相信,美联储更清晰地传达自己的目标,将有利于经济的顺利发展。

伯南克将自己事业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研究1930年大萧条的诱因。在防止管理部门对金融危机失控,金融风险危机实体经济方面,伯南克是个学院派专家。他的《大萧条文集》中有一句话,对照如今的现实,简直有未卜先知的效果。他写道“银行恐慌能在多大程度上干扰正常的信贷流,事实上它们(银行恐慌)会影响到实体经济的表现。”

伯南克初就职时,他的谦卑就为这个岗位吹来了一股清风。与其说他想成为比格林斯潘更小的障碍,不如说他想成为一个坦率直言的技术统治论者。而现在,他正面临着这样的危机。

从去年夏天开始,金融市场的崩溃导致了银行业惊人的损失,整个华尔街哀鸿遍野。尽管在如何处理类似危机的话题上,伯南克撰写过大量文章,但是他几乎无法为市场重新注入信心。尽管他相信现代的经济预测模型,但是他没有能够预见突如其来的住房贷款坏账率陡增,而正是这触发了影响深远的危机。他为重振经济开的货币政策药方,包括一些他在研究中详细描述过的工具,也没有起到扭转乾坤的效果。

对于54岁的伯南克,这次危机带来的教诲与麻省理工学院任何一堂课都不同。现在的危机是过去五年来对房地产和住房抵押贷款激进的预测导致的。此外,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石油价格飙升到100美元一桶的记录,美元与欧元的比价达到了历史最低点,失业率攀升。只有格林斯潘意识到伯南克的处境。他说,伯南克所遇到的一揽子问题,比他在任18年遇到的都多。

学者们纷纷预测,尽管现在还处于观察阶段,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国经济已经不可逆转地走向新一轮衰退。即使是比较乐观的观点,也认为美国经济在2009年结束之前不会复苏。

伯南克面临的不仅是经济现状的恶化,还有外界对美联储的舆论压力。很多人认为,次级债陷入无法收拾的局面,美联储难辞其咎。

但乐天的性格让他坚信,只要将财政激励政策和货币政策相结合,就能真正发挥作用。“美国经济不会衰退,它有很好的弹性,金融市场也会慢慢地自我恢复。”

美国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和进口国,其衰退也引发了美国之外市场的动荡。伯南克的一举一动,也将会影响着每一个中国投资者。海外融资环境的艰难、中美利差缩小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令他举步维艰。2008年,他不得不面对人生中最大的考验。

2008最值得关注人物  

 杰米·戴蒙(Jamie Dimon):王子“成功复仇”

杰米·戴蒙曾经是花旗传奇桑迪·韦尔的门徒和毫无疑问的接班人,他领导的摩根大通总资产在2008年初终于超过了后者经营半世的花旗银行,达到惊人的1395亿美元。而这一切距离杰米被花旗扫地出门还不到十年。此外,摩根大通是次级债风波中,为数不多有能力进行收购的大型金融机构。外界预期,摩根大通将发起新一轮并购,而最为大胆的预测是,它的目标是市值超过1000亿的富国银行。

刘翔:金牌选手

这个24岁的小伙子不仅改写了一项体育运动的世界纪录,更改变了中国形象。与那些乖巧、沉默的其他中国运动员不同,他身上令人着迷的个性气质,更是引发了中国新一代年轻人的深深共鸣。他也成为2008年的中国的最大悬念:在不到13秒的时间里,他能再次创造一次伟大跨越的历史吗?

薄熙来:荣耀之路

中国经济的“第四极”迎来了新主政者。新任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是中国政府体系里难得一见的富有现代思维的官员,1990年代,他通过一系列改革,让大连和东北老工业大省辽宁重新生机勃勃;在担任商务部部长期间,他更是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首席谈判员。这位有着“企业家精神”的中国政治明星能把重庆送入中国最具竞争力的超级城市俱乐部里吗?

刘绍勇:新航线

在漩涡中的东方航空股权争夺战之外,49岁的南方航空董事长刘绍勇被忽视了——这可能会让人低估他的未来。这位国家一级飞行员管理着中国机队规模最大的航空公司,在2007年取得24亿元净利润,并成为天合联盟的成员之一。一切都似乎让刘离他的长远图谋更近了:让南航成为全球网络型承运人。

拉丹·塔塔(Ratan Tata):新工业力量

作为新兴市场跨国公司的标志性人物,去年他将印度最大的家族企业的影响力提升至从未有过的高度,凭借巨大的资本实力收购了新兴市场和发达国家的汽车、钢铁等多种财富。自从以世界第一辆超低价车汇聚了2008年年初最新鲜的目光后,现在,人们最为关心的是,如果他成为捷报和路虎的新主人,这两个具有盛名的西方豪华品牌会经历怎样的命运。

比尔·盖茨(Bill Gates):首富转型

全世界最有钱的人刚刚在CES上拿自己的即将退休开了自嘲式的玩笑,现在他要开始准备和他的夫人一起投入新角色了——以他们两人名字命名、全球最大的个人慈善基金,将越来越主动的面对全世界的艾滋病、疟疾、贫困等问题。他未来更多要解决的不再是Vista如何升级,如何抵抗苹果和谷歌等麻烦事,而是要考虑“40亿最穷困的人在想什么?”

王建宙:下一个大盘股?

毫无疑问,市场对王建宙和中移动的态度是暧昧的。在A股市场从5500的高点下滑到20081月底的1000点之后,人们无疑期待中移动——中国屈指可数没有回归A股的好企业——到来,但忧虑也不可避免:中移动的回归是否会将市场最后的热情释放殆尽,从而再无“题材”期待?即使手握3000亿元现金,王建宙似乎仍然无力左右这一局面。

瓦格纳(Rick Wagoner):暂别寒冬

尽管现在仍处寒冬,但这位通用汽车的CEO已经能够感到丝丝暖意了。年初惊险保住了全球第一大汽车公司的称号,通用汽车正在向好的方向前进。与此同时,瓦格纳已经在削减成本方面大获成功。他通过裁员、提高生产率以及降低医疗保险等方法,砍掉了90亿美元的固定运营成本。剩下的问题是,由于次级债问题引发了美国经济衰退,今年美国汽车市场将会迎来过去10年中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瓦格纳能够带领公司险中求胜么?

陈元:金融新猎手

作为一家中国国有银行的执掌者,陈元有着罕见的胆识和雄心。去年7月,国家开发银行成功参股巴克莱银行;它还试图买下花旗银行的资产;甚至当传说它将参与全球最大的铁矿石并购案时,市场也很自然地相信了。这一切都在表明,陈试图比其他中国银行家们走得更远:不仅是将这家政策性银行改制为商业银行,而且谋求在全球金融资产重组时的中国席位。

“不成功,便成仁”

迈克尔·戴尔

重返CEO职务,戴尔有喜有忧。一方面,公司从产品设计到渠道变革都做出了新尝试。但另一方面,对手却越来越强大,惠普在过去一年与戴尔的差距拉得更开,来自东方的联想和Acer也对戴尔产生了威胁。他要让公司重返业内第一,还需更多的变化发生。霍华德·舒尔茨

谁能阻挡舒尔茨的自信?唯一的答案是:麦当劳。刚刚杀回CEO位置的舒尔茨显然没想到,麦当劳推出的“1美元咖啡”计划完全打乱了他的“复兴计划”,并令星巴克的股价大幅下挫。是的,也许只有舒尔茨才能彻底改革并重新定义星巴克。但面对麦当劳近乎疯狂的超低价攻势,他的胜算难度不小。

杨致远

雅虎酋长回归后,奇迹并未发生。虽然他展开了比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时规模更大的裁员,虽然他显示出对移动业务的高度重视,但在网络的中心战场,搜索引擎上,雅虎已经没有机会超越Google。杨致远还有什么手段?或是如最悲观的预期,在2008年退位?

罗伯特·纳德利

除了与瓦格纳同样的困难之外,纳德利还饱受克莱斯勒“遗产”的折磨。这是一家陷入恶性循环的汽车公司,通常跳出这种怪圈必须依靠充足的资金和时间。但这是纳德利眼下不拥有的。这个靠卖锤子、油漆成名的人能否成为第二个艾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