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版专稿] 地震灾难过后,更需要对幸存者进行心理救助
[汶川地震专题] 灾后心理救援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房屋被毁,人员伤亡惨重,昔日家园转瞬化为灰土。
遇难的人是不幸的,而灾难留给幸存者内心的则是一道深深的伤痕。很多人不思饮食、失眠、焦虑、悲痛欲绝。心理学 家指出,灾后的恢复建设中,心灵的重建同样重要。目前,灾区"心理援助"应迅速跟进。
红十字会和北京师范大学环度智慧研究所14日发起了“灾难心理干预行动”,并招募志愿者进行培训,准备近日赴成都灾区,帮助灾民的心理重建。
大灾后往往是心理疾病的高发期。有资料显示,1976年发生在河北唐山的大地震对受害者造成的心理创伤长期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他们中患神经症、焦虑症、恐惧症的比例高于正常的人3到5倍。
经历了此次汶川地震的人同样会有相当比例的人表现出躯体的、情感方面的不良反应。躯体反应包括睡眠和进食障碍,疲乏无力,感觉过敏,心跳呼吸加快等;情感反应有震惊、困惑、无助、失控、焦虑、绝望、恐惧、悲伤等。同时,往往会以做梦、错觉、闪回等方式在体验灾难。如果是儿童,还可能出现依赖、攻击倾向加强等表现。
心理专家提醒,这是典型的灾害心理创伤的表现。如果干预不及时,幸存者和遇难家属可能长期沉浸在痛苦中难以自拔,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并可能最终酿成精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