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爆发与贬值的美元、持续而巨额的贸易不平衡、前所未有的高油价及最近风起云涌的粮食问题共同加剧了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

黄灯亮起

来源:环球企业家  |  作者:《环球企业家》  |  阅读:

在享受了连续几年的繁荣后,世界经济终于走到增长还是衰退的十字路口。从次贷危机蔓延开来的经济危机终结了美国的“幸福时光”,这个一度是世界经济增长引擎的最大经济体此刻成为拖累全球经济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贬值的美元、持续而巨额的贸易不平衡、前所未有的高油价及最近风起云涌的粮食问题同样加剧了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

从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关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预言不绝于耳。联合国今年初发布的《2008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指出,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9%2007年为3.7%,并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4%,延续下降趋势。

尽管出于经济周期的时滞,主要国家的GDP同比增长率在2007年的整体下降趋势并不明显。但去年第四季度的GDP增长已经开始反映经济环境的恶化,受次贷危机影响较深的美国和欧元区经济明显减速,相比之下,与这一风暴相距较远的日本和中国变化并不明显。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受到次贷危机直接冲击的经济体就可以脱离全球经济的大环境,世界主要国家和研究机构纷纷调低对GDP增长的预期即是作证。

但增长放缓并不等于衰退。全球经济或许难以出现连续两个季度经济呈负增长的真正的“大萧条”,原因之一便是中国等新兴市场的崛起。换言之,新兴市场能在多大程度上取代美国与欧洲等老牌经济引擎,后者又将如何自救、改变经济结构中固有的深层次问题,将决定全球经济的复苏速度与程度。

美国、欧元区、日本与中国这4在个全球经济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国家中,目前只有中国发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统计数据。10.6%GDP同比增长表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仍然良好,政府降低经济过热的宏观调控取得成果,而其他3国面临着更严峻的GDP增长放缓局面。尽管如此,中国仍感受到全球经济的脉搏。在去年10月至今年3月的半年里,4CPI明显增长,表明全球性的通货膨胀正成为普遍的经济发展的阻碍。

美国去年四季度GDP折合成年率仅增长0.6%,与上季度4.9%的年增长率相去甚远。次贷危机余波、住房市场疲软、消费支出下滑、海外销售额下降等限制了美国经济的增长。这些美国经济的根本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消解,因而其今年一季度的GDP环比增长被预测为00.7%,甚至有人预言此数字将为负。显然,美国经济尚无法迅速走出低迷。

经济问题反映在与个人相关的宏观数据上主要表现为失业率的走高及消费者信心指数(CCI)的下滑。今年3月,美国失业人数达到780万人,同比增加16.4%,失业率升至5.1%,为近3年来最高水平。同期,美国经济咨商会发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64.5,为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