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众对国家经济及政治的满意度高于其他国家的居民
国人的自豪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进行的一项大规模国际舆论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受访的中国城市居民都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成就感到高兴,他们的国家满意度也高出其他国家的居民。
Pew此次中国调查主要面向较富裕城市的居民。调查显示,有82%的受访者认为,在共产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推动市场自由化并放松政治控制)三十年后,中国目前经济形势“良好”,有86%的受访者表示对政府带领国家的发展方向表示满意。
在此次皮尤全球态度调查(Pew Global Attitudes Project)的两个指标中,中国受访者的满意程度远远超过排在第二位的澳大利亚,两项指标较澳大利亚均领先两位数。在今年调查的24个国家中,美国排在第20位。在对美国人的调查中,有两成受访者认为美国经济形势良好,23%的人表示政府方向正确。
调查反映出的中国人自己较高的满意程度凸显了世界看中国和中国人看中国之间存在严重的认知差距。许多中国人认为,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繁荣自由。但许多西方人则将焦点放在中国长期的侵犯人权与社会不公的问题上,用他们自己的社会标准来衡量中国。
然而,此次调查只是代表了中国城市居民的部分看法。中国政府表示,中国人口半数以上仍生活在农村地区,那里的生活水平要差的多。去年中国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大约为606美元,还不到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
在中国农村地区与较小的城镇,由于对政府和经济状况感到不满,大规模抗议活动时有发生。据中国官方数据称,2005年中国爆发了87,000起此类群体性事件,高于2004年的74,000起。此后年份中国政府没有公布此类数据。中国政府曾表示,2006年此类事件有所减少,但未作具体说明。就在上周末,云南省发生了一次警民冲突,警方向抗议的橡胶种植户开枪,导致两人死亡。
住在北京的26岁汽车业分析师Prisci Han表示,她过去曾考虑过到西方国家追求更好的生活,比如可以享受更好的医疗保健福利。不过她说,自己已经打消了这一念头,“在中国成功的机会要高于其他任何国家”。
中国已经连续数年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GDP)两位数增长,这推动了中国民众的乐观情绪。数百万中国人因此摆脱了贫困,进入中产阶级。尽管出现放缓迹象,但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仍增长了10.4%,与其他许多国家面临的严峻经济形势形成鲜明对比。
总部位于华盛顿的皮尤基金会自2001年开始这项全球态度调查以来,今年中国人的满意度是历年来最高的。这个项目旨在从政治、经济与社会等各方面,对全球范围内的舆论情况进行调查。
中国政府于1978年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逐步推行自由市场原则。根据官方统计数据,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较1978年增长了将近4,000%,达到2,019美元。Pew此次调查发现,资本主义在中国获得了广泛支持,有70%的受访者表示“人民在自由市场经济下生活的更好”。
皮尤报告表示,绝大多数中国人表示,自己的国家处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大多数中国人相信中国飞速增长的经济已在全球范围拥有了影响力,他们大多认为,不管是对中国自身还是对全球其他国家,这都是一种积极的变化。
不过,尽管总体保持乐观,但中国居民也有烦恼。受访者对个人生活(工作、家庭生活以及收入)的满意程度普遍低于对国家形势的满意程度。这意味着,中国政府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成绩显著,但在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方面做的还不够出色。
通货膨胀已成为中国决策者面临的一个持久性问题,绝大多数的中国受访者表示对生活成本上升感到担忧。他们提到的主要问题还包括工作条件、污染以及官员腐败。
值得注意的是,仅有极少数的中国受访者对中国的国际声誉表示了明显忧虑。随着西藏骚乱事件以及随后奥运火炬海外传递期间出现的抗议活动,近月来中国的国际声誉连遭打击。皮尤此次调查是在3、4月期间进行的,主要集中于城市地区;当时西藏3月14日暴力事件已经发生。
报告表示,调查中有77%的中国人相信中国在海外受到欢迎,2005年这一比例为68%。尽管最近出现了负面消息,但仍有96%的中国受访者表示北京奥运会将取得成功,有93%的受访者认为奥运将有助于中国提升全球形像。将近60%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已经或将要取代美国成为全球超级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