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印三国在关税以及农业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成为本次会谈失败的导火索

WTO日内瓦会谈宣告破裂

来源:《华尔街日报》  |  作者:《华尔街日报》  |  阅读:

由于美国、中国与印度无法就中印两国有权设置紧急关税以保护本国农业的问题达成一致,世界贸易组织(WTO)日内瓦会谈周二宣告破裂。

此次为期九天的会议是在日内瓦召开时间最长的贸易峰会,会议希望达成一个折衷方案:欧盟(European Union)与美国将降低农业补贴和关税,以换取中国、印度、巴西以及其他新兴经济体开放其化学品、汽车等工业品市场。

贸易专家们表示,谈判在经过此前七年的磋商后依然宣告破裂,表明自2001年多哈回合谈判启动以来,全球经济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已经成为重要的贸易力量。

约30个国家参与的谈判上周曾接近崩溃,但上周五深夜美国与巴西达成一致令谈判得以延续度过周末。美国同意将农业补贴上限控制在145亿美元,而巴西则答应削减工业品关税。

然而就在周末,两个发展中国家放大了他们的反对呼声。印度贸易和商业部长纳特(Kamal Nath)与中国谈判代表先后拒绝接受美国的条件。

中国和印度要求专门做出规定,允许他们在糖、棉花与大米等部分产品进口飙升的情况下设置特殊关税。

纳特对记者说,我不能拿数百万农民的生计冒险。一位中国官员也抱怨美国漫天要价。

美国官员表示,美国没想到会在这种防卫性条款上遭遇如此强烈的反对,这可能会损害到全世界的农民。美国贸易代表苏珊•施瓦布(Susan Schwab)拒绝做出让步。

周二晚些时候结束最后一次会议后,精疲力尽的施瓦布对记者表示,上周五晚上我们眼看着就要达成协议了。

虽然有众多国家出席,但大多数讨价还价都是在一小群经济大国之间进行的,包括欧盟、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中国、印度和巴西。

多哈回合谈判的前景目前还不明朗。WTO官员强调,严格来说,谈判仍可能延续。施瓦布则表示,美国仍然会努力推动达成协议。多哈回合谈判旨在通过开放西方国家的农产品市场,帮助人们摆脱贫困。

其他人则更为谨慎。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Peter Mandelson)周一表示,本周谈判失败可能导致此轮贸易回合谈判彻底告吹。

贸易专家们警告称,多哈回合谈判多次破裂(目前已是第八次高峰会议)可能意味着大规模多边贸易协议的终结。

着有《辉煌的交易:贸易如何塑造世界》(A Splendid Exchange: How Trade Shaped the World)一书的威廉•伯恩斯坦(William J. Bernstein)指出,此前贸易回合谈判已经取得了比较容易达成的协议成果,因此贸易协议可能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分页标志符---]

美国周一曾表示,中国与印度已威胁到新全球贸易协议的谈判进展,可能导致各方为此付出的七年努力付之东流;这是美国在世界贸易组织(WTO)关键回合谈判中使用过的最强硬措辞。

美国贸易官员戴维•沙克(David Shark)对WTO的153家成员表示,美国已作出艰难让步并接受了开放制成品与农产品贸易的折衷方案。

但他对印度与中国提出了批评,因为印度拒绝接受WTO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Pascal Lamy)提出的一揽子计划,中国则重新拒绝了它上周已接受的条款。美联社手中一份沙克所发声明的复印件显示,他在声明中表示,中印两国的行为使多哈回合谈判陷入了开展近七年以来最危险的境地。

自多哈回合谈判2001年在卡塔尔首都启动以来,穷国与富国就不断互相攻击。WTO希望各成员本周能就降低农产品及制成品的关税和补贴形成共识,为年底前达成贸易总协定铺平道路。上周五谈判本已出现了突破迹象,但周末期间又出现了更多的障碍。

印度表示,谈判陷入僵局是美国与其他富国的不合理要求造成的。印度贸易部长纳特(Kamal Nath)对记者表示,如果僵局意味着不对发达国家言听计从,那就让它这样好了。这不仅仅是印度,我们这边有100个发出同一声音的国家;处于孤立境地的是那几大经济体。

沙克表示,中印这两个新兴经济体坚持说,他们应获得可将其农产品关税上调到甚至高于目前水平的权利。美国和其他农产品出口国认为,这一要求违背了多哈回合贸易谈判的精神,因为谈判的目的就是推动更贫穷国家的农产品出口,帮助他们发展经济。

但中国和印度并非势单力孤。面临着食品价格不断上涨的局面,诸多发展中国家都要求在开放农产品市场方面获得更大的回旋余地──要么对大米或谷物等战略性农产品的进口实施控制,要么通过法规在进口突然猛增的情况下提高关税。

沙克指责中国试图将棉花、糖、大米和其他商品排除在WTO协议的关税削减清单之外。他表示,北京和新德里正借助控制一大批更贫穷国家来保护其自己的利益。沙克说,具讽刺意味的是,对那些农产品出口能力如此有限的更穷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些政策恰会对他们造成最严重的危害。

在WTO农产品谈判中,站在中国和印度一边的国家还包括古巴、海地、印尼、菲律宾以及委内瑞拉等30个成员国。这一集团还包括了韩国这样的较富裕国家,并经常与WTO内的非洲、加勒比海地区以及拉丁美洲各发展中国家联盟密切协作。

发展中国家一直要求发达国家大幅削减农产品补贴,他们指责此类补贴扭曲了全球商品价格,阻碍了第三世界的发展。美国和欧盟则要求,作为削减农产品补贴的交换条件,他们的工业品和服务提供商应在发展中国家得到新的市场机遇。华盛顿还希望为农产品出口争取更好的条件。

在经过将近一周的无果谈判后,拉米上周五提出的一个折衷方案终于使各主要谈判方进入了作出艰难决断的时刻。该方案要求欧洲和美国分别将农产品补贴削减80%和70%。但实际上,这个方案并不会对美国农产品补贴产生显著影响,因为方案允许美国将补贴上限控制在145亿美元左右,而去年美国向农民支付的补贴仅为90亿美元。

在商品贸易方面,穷国和富国都作出了让步。拉米的方案允许发展中国家选择将工业品关税上限控制在20%-25%之间。发展中国家将关税削减的越多,他们就越能获得 开一面的待遇,以增加对汽车等战略性产业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