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自愿组合的重组方式将在奥运之后改变
国资委出手
日前,国资委主任李荣融透露,“在奥运会以后,中央企业的重组将有一个转变,即由企业自愿组合到由国资委主动积极推进。”
奥运后央企重组提速
除了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升央企竞争力等诸多重大意义外,央企重组之所以备受瞩目,还在于这其中隐藏的巨大投资机会,而这使之成为了资本市场上热门的话题。
李荣融指出,按照国务院公布的“关于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要求,到2010年,中央企业的数量将会减少到80家至100家。“这个目标不变。”他坚定地说。
近年来,国有企业重组不断提速。截至目前,共有99家(次)中央企业进行了49次重组,企业户数从196家减少到149家。除中央企业内部主业重组和非主营业务分离重组工作加紧推进外,各地也通过多种形式对国有企业进行了重组,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分离企业办社会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有序推进。
国有企业在改革重组的同时,赢利能力也不断增强。过去5年中,中央企业年均销售收入增长13000亿元,利润增长1500亿元,上缴税收年均增长1000亿元,国有资产总额年均增长15000亿元。在今年公布的世界500强中,内地企业共有26家,全是国有或国有企业控股的企业。
李荣融表示,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中央企业不属于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这些企业应该更多地进入市场经济中去参与竞争。而对于这部分企业的重组步伐在奥运会之后会加快。
央企地产公司将不超过10家
目前,核定央企主业的工作已经进入尾声,但是一些企业主业中仍然包括了高波动、高风险的行业,例如房地产业。
李荣融表示,奥运会后将加大央企的重组力度,而以房地产业作过渡的央企将会逐步退出。看来,在政策驱使、房市低迷、行业“前三”和大限之年的重重紧逼下,涉及到房地产行业和有房地产业务的国企退出重组的步伐将大大加快。
据国资委的资料显示,目前中央直属企业当中,涉及房地产业务的达100家以上。在一些集团中,房地产业务收入已经成为了集团的收入支柱。这显然有违国家的战略安排。
李荣融指出,目前已经核准的以房地产业作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在数量上应当不超过10户,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作为一个过渡性安排。
“因为房地产业要降低造价,没有规模化,造价是降不下来的,”李荣融表示,因此,将房地产业作为过渡的中央企业从这一行业中退出是必然的。
电力重组尚未有计划
由于煤价上涨较多和因灾损失较重,今年上半年,电力行业实现利润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0.8%。其中,中央电力企业上半年全部亏损。对此,李荣融表示,电力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煤电价格的扭曲。而随着价格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这一问题也将得到解决。“据我了解,国务院成立了专门小组在研究油价和电价的改革。”
对于电力企业采取煤电联营的经营模式,李荣融也表示了赞同和支持。他表示,目前国有电力企业的子公司中大概有10%左右不亏损,其原因主要就是煤电联营。对此,“我也鼓励。”
而对市场中盛传的5大电力集团将被重组为3家的说法,李荣融则予以了否定。他表示,“对于5大电力集团的重组,目前还没有计划。目前需要的是保证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央企重组不违《反垄断法》
对于刚刚出台的《反垄断法》,李荣融表示,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更应该遵守这部法律;也应该受到社会,包括舆论界及人民的监督。不过,他同时指出,“这部法不反对企业具有市场的支配地位,但是它严格禁止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他解释说,《反垄断法》的特色在于,对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合法经营活动予以保护。而从国际比较来看,他认为,国内企业集中度过低,“国内的重组工作才刚刚开始”。
以国内在垄断上争议较大的石油业为例,李荣融分析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企业都进入了世界500强,它们加起来还抵不过美国一家公司,“据我们的调查,世界上76%的国家只有一家石油公司,剩下20%多的国家也不超过3家石油公司。因此,应该说中国构成了竞争的条件。”
《反垄断法》中有一条规定,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企业重组,必须由商务部反垄断调查局进行反垄断审查。就此,国资委研究中心人士的回答很明确,央企重组是由国务院做出决定,不需要通过商务部反垄断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