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应该升高到足以使美国、欧洲和日本降低其消费量,直到满足中国这个新兴工业国家和产油国需要增加的消费量为止

油价经济学

来源:焦点产经网  |  作者:段醒予  |  阅读:

今年5月7日,国际油价就已经涨到了每桶123美元,而本周的油价差不多也是这个水准。这看来像是一个冷静且合理的市场——当然,先别提上周油价还是145美元的事实。

究竟多高的油价才是合理的?在你向任何人提问之前,请先让他们对以下两个事实加以评论。第一,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的资料显示,2007年,中国每天消费石油760万桶,比2005年多了86万桶。第二,EIA的另一份报告显示,2007世界原油总产量是每天8460万桶,比2005年少了3万桶。

为什么中国每天消耗的原油增加了86万桶,世界原油总供应量却没有增加呢?最合理的推论是,某些人减少了他们的石油消费量,从而给中国增加石油消费留出了空间。确实,根据EIA先前的评估,从2005年到2007年,美国、日本和一些欧洲国家的单日石油消费量下降了大约76万桶。

现在我可以回答油价多高才合理这个问题了:油价应该升高到足以使美国、欧洲和日本(无论用什么方法)降低其消费量,直到满足中国这个新兴工业国家和产油国需要增加的消费量为止。

那么油价具体会是多少呢?总的来说,很多人对石油需求的价格弹性的估计要比我更乐观。但是,如果你的答案是,价格的上升远远超出了你认为降低需求所必须的幅度。那么,需求下降的程度一定也超出了必要范围。

好吧,假定你认为,要满足2007年全球石油供需平衡,油价就必需上升到每桶96美元。那么到2008年,这一价格又怎会静止不动呢?数据服务公司Rigzone的报告显示,2008年上半年,中国进口的原油比2007年增加了897万吨,进口的成品油比2007年增加了296万吨。这些油是从哪里来的?

今年1月我们就已经预见到了美国经济的衰退,这当然会使需求下降。但是现在看来,美国的GDP增长似乎比我们很多人预测的都要高。这说明,如果你1月时曾经预测过现在的原油价格,那么现在就更有理由提高预期了。另一方面,从过去两周的数据看,欧洲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也正在增大。如果真是这样,即使油价下降,这一地区的需求量也仍会减少。

此外,需求量相对价格的变化是否具有滞后性呢?如果确实有,那么即使石油价格不再上涨,美国经济也没有衰退,2008年内,美国的石油消费量也应该持续下降。

今年世界石油产量仍会上升,并且可能上升的更多。这些能满足中国吗?如果能,那么每桶123美元的价格可能还是过高了。

但是别忘了,当你在做这些计算的时候,必须考虑到中国2009年、2010年、2011年。

(作者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经济学教授,同时是一位备受推崇的油价观察家。)

Tags:  石油 油价 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