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次贷危机与高油价的双重夹击下,从钢铁这样的夕阳产业到生物制药等新兴领域,美国的竞争力究竟如何?

美国真相

来源:环球企业家  |  作者:罗燕  |  阅读:

美国自从在二战后成为超级大国以来,便一直享有“世界第一经济体”的盛名。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07-2008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中,美国的综合竞争力排名更从2006年的第六名上升至第一名。但在光环的背后总有阴影,虽然整体经济实力不容置疑,若拿起放大镜仔细检验美国的各个行业,会发现它的很多曾经拥有绝对竞争优势的产业正在逐渐失去光芒。尤其是在次贷危机与高油价的双重夹击下,美国经济的不确定性牵连了不少重要产业。那么从钢铁这样的夕阳产业到生物制药等新兴领域,美国的竞争力究竟如何?

虽然奔驰发明了第一辆汽车,但真正让人们进入汽车时代的是率先采用流水线大规模生产的福特。之后的几十年里,通用、福特与克莱斯勒三家底特律汽车巨头一直是全球汽车产业的标杆。但在1970年代,日本开发的节能小型车开始崛起,此后更成为美国汽车产业最强劲的对手。眼下,在被日系品牌夺走大量市场份额的同时,高起的油价和低迷的经济环境让有着沉重劳工负担的美国汽车厂商们焦头烂额。福特在今年二季度出现其史上最高金额的亏损,而一度长期把持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交椅的通用在上半年又一次被丰田抢了风头。调查显示,美国汽车公司今年的销量可能是1995年以来的新低,而且这种衰退或将持续到2009年。

美国是现代航空业和廉价航空的诞生地,“9·11”事件也没能让其失去信心,但在眼下的形势中,它遭受的打击最严重。损失最惨重的联合航空亏损了27亿美元,即便是受创最小的大陆航空也损失了300万。现在,燃料支出在航空公司总运营成本中的比例超过40%,有预测称美国十大航空公司在未来一年里将负担250亿美元的燃料费用,净损失将达90亿美元。今年全美各航空公司在国内市场平均削减运力6%10%,并纷纷开展裁员。即便如此,很多小型航空公司和廉价航空公司仍然破产,一些公司则通过合并来增强竞争力,比如达美航空和西北航空。

生物制药

有着深厚技术积累和完善资本市场的美国,是较早发现生物科技价值的国家,直到现在仍有着相当的优势。Genentech是全球市值最大的生物科技公司,安进(Amgen)则在销售上位居第一。2007年,美国生物制药业在新药研发的投入上高达588亿美元,为世界首位。近年来,增长乏力的欧洲制药公司更把目光投向蓬勃发展的美国生物制药。

20世纪初的美国钢铁业风光无限。1901年,卡内基钢铁公司和联邦钢铁公司等合并成美国钢铁公司,造就了世界最大钢铁企业,直到1970年代才被新日本钢铁公司超越。现在,美国钢铁中心匹兹堡早已辉煌不再,在2007年世界钢铁公司产量排名中,美国仅有美国钢铁公司一家进入前十,且排名第九。美国曾将钢铁业的衰落归结为低价进口钢材的冲击,但实际上,历史悠久的美国钢铁企业长期以来只顾生产,未对生产设备或技术进行改造,导致钢材的质量落后于其他国家厂商,加之高昂的劳动力成本,竞争力才一路下滑。

纽约在二战后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其在复杂金融衍生产品方面的创造力让其他国家自叹弗如。但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和蔓延,美国金融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几乎没有哪家大银行体面地逃过这一风暴。根据高盛报告,全球次贷相关的损失预计高达1.2万亿美元,其中华尔街的损失占到40%,直到现在仍然不断有亏损和裁员的消息传来。贝尔斯登的崩盘并不是危机的最终章,华尔街互惠银行和美联银行今年二季度财报又爆出惊人巨亏。有业内人士认为,将有更多美国银行面临破产危险,美国银行业的困境很可能将持续到明年。

IT

1950年代,美国IT业几乎与硅谷一同诞生。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惠普和戴尔牢牢占据全球PC销量前两位,英特尔的微芯片技术让轻薄电脑成为可能,苹果的iPhone将信息的处理从桌面平台转移到开放的移动平台,Google引领以互联网作为电脑入口的云计算潮流,Facebook则一次又次打破人们对社区价值的想象显然,美国在IT行业的竞争力至今仍然无人能及。但有悲观论者认为,美国科技业将受其经济衰退的影响,呈现下滑趋势。

Tags:  美国 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