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人学习同时解决粮食危机,只需要一个小小的创意
低成本慈善
如果你同意“绝大多数商业决策是基于对人性的预判”这一说法,不妨假设一下:有没有可能让一个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进行慈善?
理论上这几乎是完美的事。所有人都会告诉你他们有强烈的意愿做这两件事。但不难想象:从事其中之一都需要足够的精力和耐心,何况两者同时进行?
看看这个解决方案。一个叫做FreeRice.com的网站,设计了这样一种机制: 使用者需要做的就是为网页中出现的英文单词从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与之含义最接近或相同的词。如果回答正确,将由广告商赞助20粒米给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如果错了,没关系,游戏依然继续,系统还会自动把下一个单词降低难度。也就是说,如果你耐心学会一个单词,你同时就完成了捐助20粒米的善举。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网站?首先,你必须正视一个现实:贫困仍是这个世界最大的敌人之一。
尽管在过去的9个月中,安全食品方面的帮助性花费已经上升55%。但饥饿在世界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仍是世界食物组织在其45年的历史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时至今日,每天有约25000人毙命于饥饿或相关原因,相当于每3.5秒就有一人死去,而这些人中,儿童占大多数。要彻底结束饥饿及与之相关的疾病,联合国给出的官方数据是每天需要1950亿美元——即使是富可敌国的比尔·盖茨,也付不起任何一天的费用。
但是,也许好的创意能够略微做出改变。比如计算机程序师约翰·布林(John Breen)2007年10月7日创建的FreeRice。约翰是个反贫困积极分子,创建这个网站是为了让他的儿子参加SAT考试练习而做的,同时可以把世界的饥饿人群现状传达给儿子。事实上,约翰早在几年前就建立了theHungerSite.com,在这里,他已经运用了以广告支撑慈善的营销模式。后来,受到哈佛经济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的《贫困的终结》一书影响,约翰创建了Poverty.com,鼓励第一世界的人们共同起来与贫困做斗争。其后,FreeRice诞生,约翰对这个网站的经营没有任何报酬,这是个非盈利性网站,所有的收入均来自广告商,而这些收入最终将归属于WFP。但事实已经说明,这个网站的使用已经远远不只约翰的儿子了,这无论是对当初花费4个月上传10200个单词的约翰来说,还是对世界范围内饱受饥饿之苦的人们来说,都是具有潜移默化效果的好事情。
在网站建立的第一天只有830粒米被捐出。此后,博客、YouTube及 Facebook等社交网站都帮助其扩展单词量,网站创办一个月后就有逾7000万粒米被捐献,这说明有超过700万的用户参加了游戏。三个月后,网站在一天之中的参与者就可以达到50万人,这就意味着,即使一人只答一道题,WFP也会有1000万粒米进账。目前,FreeRice捐出的米粒已经超过了378亿粒。
FreeRice对粮食的创造力让WFP看到更多希望,也给那些并非富豪的普通人正经八百的具有持续性的参与慈善救助的机会。不妨说,FreeRice用较低的门槛以及富于创造力的捐赠方式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慈善中来。或许20粒米在世界性的饥饿面前确实微不足道,但不可思议的是,鼠标的点击竟然使这个以20粒米为单位的捐赠方式呈几何倍的增长,直至今日的数百亿粒。
在FreeRice的广告商名单中,不乏联合利华这样的大厂商,正是他们将为被捐赠出的米买单。这些米最终被送到了孟加拉、柬埔寨、乌干达、尼泊尔、不丹、缅甸等饥饿现象严重的地方。在尼泊尔,由网站提供的大米可以在当地以世界粮食市场上一半的价格买到。孟加拉,柬埔寨和乌干达则直接获得了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