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很多发展中国家经济表现仍然优秀并拥有一定的外汇储备,但深层次的经济结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这些新兴经济体正在成为加剧世界经济衰退的风险
新兴市场“炸弹”
乌克兰:
乌克兰的通货膨胀率高达25%,为欧洲之最。银行不断提高贷款利率,结果国内贷款和消费需求下降,房地产市场的停滞又使银行面临大量呆坏账风险。其经常项目逆差在今年大幅上升,而出口和内需的下降使其支柱产业钢铁受到冲击,国际油价的下跌也对依靠能源出口的乌克兰形成打击。乌克兰的外债已高达1000亿美元,接近GDP的60%,其本币兑美元汇率在9月份后大幅下跌。进一步扩大的贸易逆差使其外汇储备岌岌可危。11月初,IMF批准向乌克兰提供164亿美元融资,其政府已预计明年经济将大幅下滑。
匈牙利:
因银行体系对外资依赖度较大、企业和居民外币债务比重异常高和国际资本逃逸,匈牙利在危机爆发后陷入剧烈震荡。出于对全球信贷紧缩造成该国经常项目融资困难、预算赤字上升的担忧,其股市、债市和本币福林的汇率均大幅下滑。7月份以来,福林对欧元等外币急剧贬值,致使外币债务负担激增,但其总理仍表示福林面临强劲的投机压力。为提振汇率、抑制投机,匈牙利央行日前将关键贷款利率从8.5%上调到11.5%。但借贷成本的上升可能抑制企业和消费者需求,从而出现严重经济滑坡。10月28日,IMF宣布联手欧盟及世界银行向匈牙利提供约251亿美元救援资金。
巴西:
对美国金融市场的依存使巴西资本市场受到极大冲击。巴西分析机构的数据表明,圣保罗股市的市值从5月份到9月份蒸发了4320亿美元,跌幅达30.8%,仅巴西石油公司和淡水河谷的市值同期缩水就达1840亿美元。大宗商品的价格下降使巴西的原料生产和出口企业的业绩受到影响,而本币的大幅贬值使采用跟美元汇率挂钩的外汇衍生品的企业更是雪上加霜。预计巴西在外汇衍生品上的损失超过300亿美元,涉及200家企业。政府将动用部分外汇储备以帮助外贸企业应对危机。
阿根廷:
经过2001年的重大金融危机后,阿根廷经济通过出口和吸引外资逐渐恢复。但分析师推算其通货膨胀率或高达28%,政府预算余额自2004年就不断下降,明年的支出却可能因新总统的社会政策而增加。在将私人养老基金国有化后,阿根廷政府宣布将迅速收回本国养老基金在南美地区的投资用于国内项目的建 设。
波罗的海三国:
IMF在10月中旬即宣布,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国面临国家银行体系的崩溃。它们的处境与冰岛类似,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廉价的外国信贷资本和国内的房地产,金融体系非常脆弱。爱沙尼亚央行已警告,该国将陷入长达两年的经济衰退,在2010年前复苏无望。
俄罗斯:
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使经济增长有赖于石油、资源出口的俄罗斯面临风险,甚至有人认为现在的油价已跌至其经济警戒线水平。随之而来的大型能源公司股价大跌使已遭重创的俄罗斯股市雪上加霜。因资本外逃、救援国内银行等,俄罗斯外汇储备在过去3个月内减少1000多亿美元,同时,其银行、地产和建筑业也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陷入困境,开始大规模裁员。
土耳其:
土耳其的股市、汇市和外汇储备也在外资逃逸中遭受沉重打击。虽然其政府与IMF在双方未来合作关系上有一定分歧,其国内经济学家也指出该国预算赤字、公共及个人负债相对较小,银行资本也较充裕,土耳其很可能仍需IMF的资金来弥补流失的信贷,尤其是考虑到土耳其公司的外币债务与资产间的差额高达730亿美元和明年的经济衰 退。
印度:
过去几个月大宗商品价格的高企和对进口能源的依赖将印度通货膨胀率推至13年最高,并使其上半年的经常项目逆差猛增。若美国经济继续下滑,印度出口将受到更大冲击,尤其是IT外包。全球市场的萎缩使卢比汇率的下跌对其出口帮助有限,而美元若回落,将对印度出口产生更大负面影响。印度政府估计2008财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为7.7%,大大低于去年的9.1%。
沙特阿拉伯:
欧美国家的经济衰退给沙特阿拉伯的海外投资带来负面影响,并使与出口及服务业相关的经济活动放缓。随着过去几年油价的飞升,海湾地区的私人投资者和政府都大举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金融危机使银行无法再为这些项目提供贷款,许多国内工程面临延期或取消。
南非:
同许多国家一样,通货膨胀和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是南非经济的主要忧患。占其经济总量60%以上的豪登省、西开普省和东开普省8月份商业活动指数急剧下滑,接下来的几个月各个地方经济的下滑更明显。房价和投资价值被压低,原本已努力应付高利率的普通消费者更感贫穷,并进一步缩减开支。但总体来说,非洲资本市场规模不大,金融产业在全球比重非常小也缺乏紧密联系,因此所受冲击并不严重。但非洲大多数国家计划通过国际资本市场融资以建设基础设施,这些计划可能因为金融危机而推迟或搁置。
巴基斯坦:
受高油价、高通货膨胀和不稳定政治局势等多种因素影响,巴基斯坦不仅遭遇外资逃逸,其央行的外汇储备也从去年的144亿美元下降至10月4日的49亿美元。政府不得不要求企业在银行开出信用证前现金支付进口额的1/3,希望以此大幅减少出口。标普日前将其主权信用等级下调为仅高于“破产”的“垃圾”级。同时,随着巴基斯坦30亿美元外债的到期,国家破产也并不遥远,巴基斯坦新任总统扎尔达里早前曾公开表示需要国际社会至少1000亿美元的援助。在IMF原则上同意一项96亿美元经济稳定方案后,扎尔达里最近又向沙特阿拉伯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