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兹南会议将成为推动全球气候新协议产生的关键点
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召开
来自186个国家的10600名代表参加了此次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此次会议将开启为防止危险的气候变化而达成一份新的全球协议谈判的下半个阶段。
波兹南会议是2009年底在丹麦哥本哈根达成气候协议的关键,该会议将成为推动艰难谈判进程的一个机会:经过一年时间对新观点的探索和酝酿,《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在波兹南分发一份新的全球协议的初稿。这份有望在哥本哈根会议最后定稿的文本,将在新的一年里进行斟酌、辩论和改写,而达成的新协议将取代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而根据后者,到2012年,37个富国需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波兰总理唐纳德·图斯克在大会开幕式上说,本次会议将主要讨论包括温室气体减排的中期和长期承诺、如何采取措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增加更多资金用于绿色技术开发和转让等问题。他表示,希望波兹南会议能为在未来一年完成“巴厘岛路线图”确立的谈判进程打下坚实基础。
会议首周的焦点离不开气候变化长期合作行动”共同愿景”的讨论,而这方面的讨论也反映出发达国家跟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分歧。另一个亮点是适应基金,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急需这国际基金的支持,提供资金推展适应气候变化的项目,由于发达国家在基金上面迟迟不愿做出承诺,因此,基金的运作也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在发达国家中,欧盟和美国是主要的参与者。中国和印度是最重要的发展中国家。作为主要的排放国,这几个国家是达成一份新协议的关键。
据透露,由布什政府的代表领导的美国代表团在此次大会上的立场不可能发生重大的改变。不过,很多国家已开始非正式地征询当选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及其过渡团队的意见。奥巴马在竞选总统时曾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承诺如果他成为美国总统,“美国将再一次有力参与这些谈判,并帮助领导世界走向气候变化全球合作的新时代。”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及作为全球协议的一部分,中国的减排大大低于正常水平。目前,中国正寻求将重大的技术援助和资金支持作为新的全球协议的一部分,并支持倡议发达国家拿出GDP的1%,为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清洁技术提供帮助。
联合国气候变迁小组主席拉杰德拉·帕乔里说:“如果我们不采取任何措施的话,仍有许多人尚未充分意识到气候变化会带来‘不可逆转的变化’。”他举例说,受到洪水威胁的生活在河谷的居民人数已由1995年的11亿多人上升至2050年的超过43亿,即超过半数的世界人口。他还说,格林兰岛冰盖有可能融化。而据香港乐施会今年十月发表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八成受访者认同气候变化威胁贫穷国家人民的生活。香港乐施会是一个独立的发展及救援机构。
有数据显示,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近年有上升趋势,预计会为环境及人类发展带来更坏的影响。若全球在2050年前无法将温室气体总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减少八成,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升幅超过两摄氏度的警戒线,灾难性的恶果将出现,近200万人缺水;打击全球农业生产;每年将有300万人缺粮而性命受到威胁。若地球平均温度上升三摄氏度,情况就更差,数十亿人将面对严重的缺水问题;农作物失收;大面积地区变得不适宜耕作和岛国被海水淹没。
目前全球的经济危机也将对此次会议谈判造成影响。不过,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认为,全球金融危机实际上可以提供一个解决全球变暖的机会。在和印尼、波兰和丹麦领导人的一份联合声明中,他声称各国需要找到“我们所面临的严重挑战的共同解决方案。涉及到两个最严重的挑战——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答案就是绿色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