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后者终于看到当华尔街在前者手中覆灭时,只是平静而无奈的走开
说谎的人与诚实的人
对刘易斯来说,与这位79岁的老人一起吃饭就像温习历史——古德菲瑞德治下的所罗门兄弟在1980年代曾是“华尔街之王”,刘易斯加盟的1985年正是这家公司的顶峰,但几年后,这座曾经的金融帝国就因为操作失误、股灾和丑闻等原因无可挽回地衰落了。
虽然刘易斯只在所罗门兄弟待了3年,但其中的大起大落足以让他写出轰动金融界的《说谎者的扑克牌》。这个标题暗示着华尔街的利益游戏:投资银行们创造出新的市场和产品来获得交易佣金;为了达成交易,他们不惜使用各种谎言;只要谎言没被戳穿,游戏就将继续,整个市场就会加速膨胀,利润也将更丰厚。
刘易斯本希望有才华的年轻人在了解华尔街的内幕后放弃成为金融家的想法,转而追寻真正的梦想。但让他失望的是,人们把他的书当作进入华尔街的“敲门砖”,纷纷写信给他询问更多未透露的“成功秘诀”。
在之后的20年里,刘易斯一直等待着“华尔街的终结”。但他痛苦地发现,什么都不能阻止人们对利益的贪求。1980年代后期对华尔街的批判仅仅停留在表层,从未真正改变其中的交易文化。就在刘易斯几乎要放弃的时候,长期被扭曲的市场规律终于对华尔街作出了最致命的报复—让它在依靠次级贷款和金融衍生品登上利润的新制高点后,轰然坍塌。
正是这场金融灾难让这两个已经20年没见面、也无动力重逢的人坐在了一起。直到现在,古德菲瑞德仍埋怨刘易斯“该死的书毁了我的事业,却成就了你”。自从1991年被迫从所罗门辞职后,这位老人的日子并不好过。他在哥伦比亚商学院当华尔街问题顾问时,告诉学生要用一生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据说他描述自己在华尔街的岁月时,声泪俱下。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在华尔街没能力控制疯狂的创新、CEO无法管理自己的下属和投资者与银行家的贪婪上达成共识。虽已不再玩“说谎者的扑克牌”游戏,但在刘易斯看来,古德菲瑞德仍是那个从根本上破坏华尔街秩序的“华尔街之王”,喜欢用声明性的语言,并用虚假的恭谦掩盖内心的兽性。
当他们共进午餐时,Steve Eisman、Vincent Daniel和Danny Moses正坐在离华尔街不远的St. Patrick大教堂门口的台阶上看着人来人往。他们身后湛蓝如苍穹的天空沿着鳞次栉比的高楼垂下,温暖着人们的灵魂。这三人拥有一家很小的对冲基金,在过去的两三年里,这个小玩家一直坚持做空房屋建筑商、抵押贷款公司、华尔街投行和评级机构的股票。他们在整个市场崩溃时成为最大也是最后的赢家,但这一切产生的冲击如同电流穿过全身,让人毛骨悚然,灵魂出窍。
这三人的名字注定不会像古德菲瑞德一样被世人谈论,但他们与刘易斯一样勇于揭穿喧闹繁盛背后的惨淡真相——整个市场就是一场盛大的合谋。华尔街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一边大肆发行次贷债券、做多市场,一边帮助他们做空。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为的是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并给投行带来利息和手续费。没有人相信Eisman们出于良心发出的警告,甚至没有人听他们说话,就连他们自己都一度怀疑自己的判断,直到雷曼灰飞烟灭,美林卖身他人,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改头换面。
所有这些保持清醒的人面对疯狂、盲目却能量巨大的市场及其崩溃最终的心情都一样,平静而无奈。因为就像刘易斯认识到的,“不劳而获,从来就充满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