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已来到你我身边,开始节俭的日子吧,尽管政府并不希望你捂紧钱袋
重拾节俭
尽管政府努力促进内需以摆脱全球经济衰退对中国的影响,但中国的白领仍在紧缩开支,包括削减从服装到快餐的一系列花费。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构成影响,一些宣扬节俭的网站和博客开始在年轻白领间流行。
一位24岁的北京白领王皓(音)去年6月发起了一项节俭运动,动员年轻人把每周的生活费控制在100元人民币。他说,目前他发起的这一运动已经有5.5万人参加。
他说:“金融危机显然给中国年轻人的消费观上了一课,包括我。”王皓在一个颇受欢迎的论坛上以及自己的博客中发起了这一运动,他的博客点击量已经达到17.8万次。
中国多年来一直享有较高的经济增长,从而对内需构成强劲的刺激。年轻的消费者,尤其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如果不寅吃卯粮也会把全部月收入用于名牌服装、电子产品、娱乐活动或其他消费品。
现在,至少有一部分年轻人开始变得“吝啬”起来。
除了王皓发起的节俭活动之外,另一家网站也提出了类似的“一百元过一周”活动。还有一些论坛主动提供一些紧缩开支的小窍门,包括如何用不到10元钱做出一顿饭。一家网站还推出“过冬十戒”,其中包括避免辞职、避免创业、不要买车和不要生小孩等。
这些紧缩开支的计划与政府鼓励内需以避免失业率上升和零售业疲软的政策恰恰相反。中国的官员们已下定决心要保住8%的经济增长率,却苦于没有相应的对策。而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满足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1500万劳动大军来说,确保8%的经济增长率是必要的。
北京一家证券公司的资深分析师林松力(音)说,尽管节俭运动是老百姓的自发活动,但它表明中国消费者信心不足,如果这一活动继续扩大将对经济构成影响。他说:“尽管无法量化,但消费者信心对于经济是至关重要的。”
法国益普索集团2008年12月发表的调查结果显示,11月,46%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中国的经济状况良好,而2007年持这种观点的人为90%。
像西方的年轻人—样,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的年轻人过去倾向于超额消费。时髦的电子产品和奢侈品在中国的消售非常火爆。
王皓说:“自从大学毕业,我每半年就耍换—次手机。但是,在全球金融危机来临之时,我感到来自企业内部的压力。”他担心自己会失业。
正是这种担忧促使中国年轻白领开始紧缩开支,尽管大部分人并没有像王皓那样走极端,把每周支出控制在100元以内。
对于王皓自己来说,要将每周的一日三餐、交通费和娱乐费都算在100元里也不是一件容易事。为了省钱,王皓现在中午吃包子,而不是比萨饼;骑车20分钟上班,连公共汽车都不坐。
在另一家网站发起100元过一周活动的林雨菲(音)说:“重点不在于省钱,而是要以较低成本过有质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