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开中国滑雪市场之前,Quiksilver必须先扮演好教化者的角色

跟我去滑雪

来源:2009年2月20号刊 第3-4期 总第174-175期  |  作者:本刊记者 胡卉  |  阅读:

王智和几名队友腼腆地坐在南山滑雪公园的一间小咖啡厅里,并不习惯正面面对这么多人和镜头的他们显得相当拘谨,完全不像刚才从雪场16米高的大跳台飞驰而下时那么轻松自如。

这位25岁的年轻人已经和他的单板在一起“厮混”了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的他本来应当走一条出国留学、进入大公司或者自己创业的主流道路,但单板滑雪改变了他的轨迹。“你看到有个人每天都自己一个人来单板公园玩,而且玩得还不错,这样的人你很难不去想结识。”Quiksilver中国单板滑雪队队长史帝夫·泽但斯基(Steve Zdarsky)在向《环球企业家》回忆起认识王智的经过时眼睛立刻亮了起来,一扫几天以来主持比赛的疲惫。

除了王智,泽但斯基还发现了孙一鸣和张伟。“90后”的孙一鸣是Quiksilver滑雪队最年轻的选手,但已有6年雪龄,他曾是国家滑雪队队员,也是吉林省单板滑雪最重要的新星。张伟是除了王、孙之外另一个在本次南山国际单板滑雪公开赛上入围的中国选手,也是在开幕式上第一个成功完成空中720度转体动作的中国选手。

“我的工作就是发现他们,训练他们,通过这个逐渐庞大的群体,让滑雪运动在中国普及开来。”泽但斯基对自己的“慧眼”颇感骄傲。这个对滑雪狂热痴迷的奥地利人从出生就开始接触滑雪,他的祖父就是发明“斯特姆”技术(stem,把滑雪屐向内转以减速或转向) 的马斯亚·泽但斯基(Mathias Zdarsky),他的父亲在奥地利开设滑雪学校。现在泽但斯基来到与奥地利相隔万里的中国,用自己的方式延续祖辈的事业。

中国冒险

9年前泽但斯基来中国是为了学习经济和中文,但最近7年来一直在推广滑雪。虽然没有完成最初的学习计划,至少他现在可以用流利且带有北方口音的中文与队里的中国队员交流切磋。

泽但斯基最初在黑龙江亚布力雪场教滑雪,发现玩单板滑雪的中国人很少,于是就一直留在这里,进行单板公园的设计,并在闲暇时推广这项运动。他经常出现在各大单板公园和滑雪场,和单板玩家一起活动,还为他们组织了一个小规模的比赛,这就是现在南山公开赛的前身。

不过,想凭一人之力在偌大的中国推广单板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时的中国在这方面不但没有资金和人力的投入,甚至没有一个足够好的滑雪场。幸运的是,泽但斯基遇到了极限运动服饰品牌Quiksilver,双方合作组建了目前已初具规模的Quiksilver中国单板滑雪队。“和他们一块儿滑单板非常好玩,要知道如果没有Quiksilve的话,我们之前可能都不得不放弃这项我们挚爱的运动了。”

Quiksilver而言,拥有一支汇聚各国顶尖单板高手的滑雪队是其滑雪事业拓展至全球的标志,而中国正是他们目前着力开拓的新版图。“近几年,我们通过赞助世界各地的滑雪比赛来推广滑雪运动。在中国,我们会以滑雪队的名义找一些比较有潜质的中国运动员,训练他们,让他们代表Quiksilver参加比赛。”Quiksilver中国区CEO凯西·柯蒂斯(Cathey Curtis)告诉《环球企业家》。从5年前进入中国,Quiksilver就开始着手组建其在中国的单板滑雪队和滑板队。与泽但斯基合作后,后者凭借自己的经验搜寻颇有潜力的单板滑雪玩家并网罗在旗下,逐渐形成滑雪队雏形。此外,他们还联系到世界单板巡回赛(Ticket To RideTTR),使一年一度的南山公开赛成为其中一站,变成中国单板滑雪最重要的赛事。

目前泽但斯基最头疼的是中国滑雪场的稀缺,这使得中国人接触滑雪运动的时间很短,很多南方的年轻人小时候连雪都很少见到,遑论雪上运动。即便长大后能接触到滑雪,也已经在无形中与国外选手拉开了差距。很多欧美选手从6岁至8岁就开始接受培养,到参加国际赛事时已经有810年的雪龄,相比之下,中国选手基本都是业余出身,雪龄在6年以下,并且缺乏资金和专业训练。虽然北京、上海和深圳有一些新近开发的滑雪场和室内滑雪场,但相对高昂的收费使普通人不能随心所欲地去玩。

Quiksilver在中国同时扮演着滑雪产品零售商和教化者的双重角色。早在两年前,它就在上海复制了欧洲的成功经验,把“城市滑雪”引入中国,在徐家汇等商业中心用人造雪建起临时滑雪台,再请一些单板选手表演,然后把拍摄的DV放到网上。虽然大力支持滑雪运动,但Quiksilver非万能,柯蒂斯坦言目前Quiksilver只能通过店铺销售、赞助比赛和组建滑雪队3种方式来推广滑雪运动。

版图扩张

与一般的零售服饰品牌不一样的是,Quiksilver多年来始终坚持推广极限运动,旗下不乏各种极限运动队,聚拢了一批顶尖运动员,尤以冲浪为甚。Quiksilver签约的冲浪高手包括6次世界职业冲浪冠军获得者凯莉·斯雷特(Kelly Slater)、4次女子职业冲浪冠军获得者莉萨·安德森(Lisa Andersen)以及两次世界冠军获得者汤姆·卡罗尔(Tom Carroll)等等。卡罗尔曾在澳大利亚研制出一种冲浪装备的原型,斯雷特则组建了Quiksilver冲浪俱乐部。

在滑雪运动方面,Quiksilver的积淀要逊于冲浪,因为它与这种运动结缘的时间并不算很长。它在1960 年代因设计生产出使用特殊材质、轻盈耐磨的冲浪短裤而声名大噪,后来才逐渐开始生产滑冰、帆板等极限运动的专业服饰。

1990年代,Quiksilver发现欧洲和北美开始兴起滑雪运动,每到雪季,人们便开始寻找好的雪场和滑雪用具,然后成群结队去滑雪。Quiksilver很快决定进入这个巨大的市场,最初生产的休闲类滑雪服很快大卖。如果不是2005年以3.05亿美元收购法国的滑雪设备商RossignolQuiksilver在滑雪领域的发展可能会更顺利。欧洲和北美的天气使这笔交易成为一个糟糕的决定,因为在随后的两年,这些地方的雪季并没有降雪,使Quiksilver的滑雪产品陷入滞销,原本被当成业务扩展王牌的Rossignol反而拖累Quiksilver出现了10多年来的第一次亏损,最终被出售。这提醒了Quiksilver,滑雪始终是风险性较大的业务,不仅一年只有1/4的时间能做生意,而且需要依仗天气。

现在,同很多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的公司一样,Quiksilver更加坚定要加大对中国的投资,尤其是在这个还没有直接竞争者的时候。欧洲和北美目前仍是Quiksilver最大的滑雪市场,中国的滑雪业务仅占其全球总业务的5%左右,但去年冬季滑雪产品在北京市场的大卖使柯蒂斯开始考虑提高产量。“2008年在中国滑雪产品的销量比2007年翻了一番,我们今年计划从10月份就开始售卖,把产品的销售期延长到5个月,同时会研发一些比较轻薄的滑雪服提供给南方市场。”柯蒂斯对我们表示,“希望今年中国滑雪市场在全球的比例能提高到10%。”

随着中国市场的扩大,Quiksilver也希望能培养出专属自己的顶级中国单板滑雪运动员。不同的人从这项运动中得到的享受也不尽相同,年轻的张伟感受到的是难以名状的吸引力,而拥有8年雪龄的柯蒂斯则喜欢踏着滑雪板在寂静树林中飞驰的意境。

Tags:  滑雪 Quiksil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