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正确的时机、正确的文化环境下,再加上投入一万个小时的练习时间,比较有机会成功
成功的条件
承认吧!那些最优秀、最聪明的人,不一定会成功;拥有机会,并决心掌握机会的人,才会成功。这是《异类》(Outliers)这本书的结论;作者Malcolm Gladwell,以经济成就与学习成就二方面,来强调亚洲的成功经验。
Gladwell发现,微软、苹果及Sun Microsystems 等公司创办人,都在一九五三到五六年间出生;这三家公司分别推出第一款单独贩售的个人电脑作业系统、第一台个人电脑,以及第一台电脑服务器。这意味着,在一九七O年代末期,当首台个人电脑推出时,这几位创办人的年纪,恰好到了大到知道掌握机会,却也不至于老到安于稳定,而失去冒险的勇气。
许多伟大和知名的成功者,几乎都在同一年代出生,他们有幸避开经济衰退的恶劣环境,在全新的时代掌握创新机会。一百年前出生的人,碰到景气大萧条及二战,等五O、六O年代经济开始复苏时,他们的机会已随风而逝了。
比尔盖茨除了生逢其时,碰上个人电脑萌芽的时期外,他在进大学前,已累积了许多电脑练习时数;根据Gladwell的说法,不论是盖茨或其他在各自领域大有成就的人,包括披头士,在成功之前,都已投入一万小时的练习时数。
Gladwell指出,美国文化深受移民母国的影响。部分英国移民在美国定居之处,仍具有与目前英格兰极为相似的特性;例如,苏格兰低地移民大多定居在美国阿帕拉契山脉的田纳西与肯德基州。苏格兰低地的法律不彰,因此男人要靠自己捍卫家园,部族关系非常紧密,彼此要靠诚实守信来维系社会网络,若有人受到欺负,就要以牙还牙讨回公道;因此,前述美国这两州的犯罪率较低,但谋杀率却名列前茅。而新英格兰人来自性格较温和的英格兰,他们对受辱的感受没那么强烈,但社群关系却也不像前者那般敦亲睦邻。
至于,亚洲人在学业及经济上的成就,应归功于水稻文化;耕种小麦时,只要整地、播种,就可以等待收成。但种稻却要不断地灌溉和施肥,并精确地掌握时间,才能获得较佳收成。稻田耕种面积较小,多由个别家庭耕种,因此亚洲人从小便被灌输了较强的职业道德,直至今日仍然如此。或许这也是亚洲人比美国人或欧洲人,更愿意在某个领域投入一万个小时练习的原因。
聪明有助于成功,但却不是成功的保证;除了天时、地利,还要人和。也就是说,出生在正确的时机、正确的文化环境下,再加上投入一万个小时的练习时间,比较有机会成功。此外,当前经济环境比较接近大萧条阶段,而不似电脑业崭露曙光的时期;因此,任何人想要成功,可能无法仰赖良辰吉时好运道,而是要靠自身的辛勤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