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五月天不只是郊外踏青,也可以是捧一本好书,看一部好电影

快乐假期

来源:《环球企业家》网站  |  作者:《环球企业家》  |  阅读:

张刚推荐:
书籍:《人间草木》
 
文体家汪曾祺的文字有一种自然的穿透力,在这本散文集中,这一特色亦非常明显。简洁,干脆,利落,却又处处让人忽生感动;亦有读过此书的网友称,即使再烦躁,一捧此书,也能安静下来。
除了拿手的美食之作品外,书里还记录了当时名噪一时的联大。对联大岁月追述的,各个版本均有特色,譬如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林徽因的作品中亦有不少,但汪先生的记述及文笔尤具魅力。看后,你不会有所谓的震撼感,相反,倒会有一丝于战事期间的平和乃至安全感。
 
商思林推荐:
书籍:《世纪大拍卖》——俄罗斯版本的《光荣与梦想》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好的商业记者,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克莉斯蒂娅•弗里兰写的《世纪大拍卖》无疑是距《光荣与梦想》之后,值得反复阅读、甚至抄录全书的佳作。全书深入记录了俄罗斯大转型时期的波澜壮阔,其文笔纵横激荡,兼具开阔的视野和深厚的讲故事的功力。
 
倪妮推荐:
电影:《女人不坏》
 
习惯了徐克大漠狂沙式浓墨色彩的武侠片,再来看他轻灵怪诞的《女人不坏》,本身就会有耳目一新之感。从《爱情呼叫转移》开始,感觉中国该类题材现在是渐渐有些上道了:一点点的魔幻色彩——无论是一款魔法手机,还是一剂神奇药方——让命运选择、轮回这样总也脱不开的主题,最后由一出热热闹闹的轻喜剧宣泄了出来。
而除了僵硬症、朋克摇滚等等小惊喜元素外,周迅、张雨绮与桂纶镁三位女主角颠覆以往角色的造型也颇为新鲜。最重要的是,在同档期的诸如《梅兰芳》、《画皮》等“正餐”面前,《女人不坏》却起着很好的餐后小点的抚慰作用。
 
仇勇推荐:
电影:《南京!南京!》
 
电影没有在试图催泪,也没有变成证据控诉,甚至,它还试图展示人性与日常。如果你看过《钢琴师》,会欣赏陆川对情感的控制和分寸感。油画和雕塑一样的屠杀镜头带给观众的是钝钝的撞击感,像被粗砺地揉搓。屠杀是残忍的,不在于眼泪,而在于接近绝望和茫然的情绪,这种残忍让人坐立不安。
 
孟令辉推荐:
电影:《暮光之城》
 
给我最大惊喜的是这部影片反常态的摆脱了以往吸血鬼题材影片的惊悚,构建了一次跨越生死人与吸血鬼的爱情浪漫之旅。更为出彩的是导演把这个主题放到了校园内的青少年身上,把恐怖元素与青少年的叛逆危机等问题结合起来,这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影片刻画了一个有着贵族气质,却能上天入地的反传统刻板观念的帅气的吸血鬼形象。虽然有着吸血鬼的名分,但他自我克制,温情俊美,在影片丝丝的恐怖元素中成为让人心生崇拜的偶像。
 
付瑞娟推荐:
电影:《高考1977
 
这部由江海洋执导的影片以1977年冬天高考制度的恢复为背景。故事在东北某农场围绕来自北京和上海的一群知青展开。高考制度的变革让几乎在苦中作乐的环境中日益麻木的他们看到了希望。“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伟大,”在赞美恢复高考的主旋律背后,影片也有为文革冤屈申诉的余音。“为了你女儿你敢吗?”“我敢!”“……我也敢。”这是农场革委会主任老迟和省招生办主任的一段对话,两人在是否敢为自己女儿参加高考而私刻公章出具假证明的事情上引发了共鸣。
或许你会因此想起自己当年高考时挑灯夜读、夜不能寐的景象。或许你也会忽然发觉,自己很幸运地出生在这个年代,即便不巧地赶上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