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道] 《拆弹部队》拿下了包括最佳导演在内的六项大奖
《拆弹部队》成82届奥斯卡最大赢家
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美国时间3月7日在洛杉矶揭幕,凯瑟琳·毕格罗凭《拆弹部队》获得最佳导演奖。而此前最佳导演奖呼声最高的《阿凡达》导演卡梅隆这次输在了前妻面前。
本届奥斯卡被视为《阿凡达》与《拆弹部队》的掰腕较量,事实上也是如此,只是在这场巅峰对决里女人占了上风。除了拿到了最高荣誉之外,卡梅隆前妻凯瑟琳·毕格罗也成为第一个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女性。
《阿凡达》是当今电影技术的制高点,它引领了3D时代和IMAX风潮,获得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艺术指导等奖项都算得上实至名归。
《拆弹部队》拿下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的六项大奖,一雪金球奖落败之耻。在评委眼中,《拆弹部队》 应该得到全面肯定,因为该片的纪实风格让人见识到伊拉克战场上的惨烈状况。虽然没现热战场面,但对伊拉克战场上美军士兵心理状况扭曲过程的凸显比直接让观众看到肉体毁灭场面更来得惊心动魄。
故事是说一组美国拆弹精英被派往巴格达执行任务,他们的任务是清理伪装成各种形态的炸弹,而每次执行任务都是在生死边缘走一遭。影片一开始,拆弹部队队长就死于一场拆弹任务,代替其带领小分队的威尔是个把拆弹当成生活乐趣的家伙,他每次冒死完成任务后都把炸弹的零件当作战利品收藏起来。威尔不是无血无肉的战争狂人,他一再被炸弹伤害平民的惨状激怒却毫无办法,但执行任务那命悬一线的恐惧却是他体会生之乐趣的刺激。
影片用接近纪录片的方式拍摄,写实地表现士兵的日常生活和执行任务的实录,有几个拆弹场景血腥程度更是让观众不敢正视。导演凯瑟琳·毕格罗的反战立场能在她一再对平民被卷入暴力事件的可怜、士兵日复一日面对死亡的无奈细细的描述中体现,但威尔雄赳赳气昂昂回到拆弹现场的结局,除了证明了片头那句“战争是毒品”题跋之外,就没有更多关于战争本质错对的探讨了。
凯瑟琳·毕格罗是好莱坞少数热衷拍战争片和动作片的女导演,从《生死豪情》、《末日戒备》到《K19》都很难看出作为女性天生的柔弱和敏感,在《拆弹部队》里,仍然是雄性激素支配着创作欲望,美国大兵的血性、责任感、胆量都表现了,却难得触及陷于苦战的内心挣扎。和故事设置有些相似的《反恐王国》相比,《拆弹部队》没有那么自大和俗套,但逃不掉主旋律的色彩。
被视为最佳女主角最大热门的桑德拉·布洛克如愿击败了拥有15次提名的后者,她在《弱点》中饰演一个心地善良而又坚强的母亲,展现了非常优秀的爆发力,这部电影也创造了女性主演电影的卖座纪录。提名五次的杰夫·布里吉斯苦尽甘来,收获了人生第一个奥斯卡影帝,受到全场观众的起立致意,他在《狂野的心》中所扮演的乡村歌手历尽波折走出落魄,很像他本人的亲身写照。
附:本届奥斯卡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 《拆弹部队》(The Hurt Locker)
最佳导演 凯瑟琳•毕格罗
《拆弹部队》(The Hurt Locker)
最佳男主角 杰夫•布里奇斯Jeff Bridges –《疯狂的心》Crazy Heart
最佳女主角 桑德拉•布洛克
《弱点》(The Blind Side)
最佳男配角 克里斯托夫•瓦尔兹 Christoph Waltz
《无良杂种》Inglourious Basterds
最佳女配角 莫妮克 Mo’Nique
《珍爱》(Precious: Based on the Novel Push by Sapphire)
最佳动画长片 《飞屋环游记》Up,迪斯尼
最佳外语片 《他们眼中的秘密》(El Secreto de Sus Ojos)阿根廷
最佳化妆 《星际迷航》(Star Trek)
最佳配乐 《飞屋环游记》Up,迪斯尼
最佳歌曲 《疯狂的心》 (Crazy Heart)的主题曲《The Weary Kind》
最佳动画短片 《Logo的世界》(Logorama)
最佳真人短片 《新房客》(The New Tenants)
最佳音效剪辑 《拆弹部队》(The Hurt Locker)
最佳音响效果 《拆弹部队》(The Hurt Locker)
最佳视觉效果 《阿凡达》(Avatar)
最佳改编剧本 乔福瑞•福莱切 Geoffrey Fletcher
《珍爱》(Precious: Based on the Novel Push by Sapphire)
最佳原创剧本 《拆弹部队》(The Hurt Locker)
最佳艺术指导 《阿凡达》(Avatar)
最佳摄影 《阿凡达》(Avatar)
最佳服装设计 《年轻的维多利亚女王》(The Young Victoria)
最佳剪辑 《拆弹部队》(The Hurt Locker)
最佳纪录长片 《海豚湾》(The Cove)
最佳纪录短片 《普鲁登斯的音乐》(Music by Prud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