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做出哪些作品、和以前的艺术家有多大的区别,甚至不在于我们的作品本身有什么独特价值,而在于三人小组的这种思维方式。”
[三维思维]Unmask

Unmask,2002年成立于北京,由三位70年后年轻人组成:刘展,1976年生于河南;匡俊,1978年生于江西;谭天炜,1976年生于湖南,均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2009年举办个展“O·-Unmask 2009”。他们的最新作品将古典和卡通、流行、时尚的元素融为一炉,让创作形式更趋多元化。
Unmask ['ʌn'mɑ:sk];动词;意为“撕下…假面具;揭露”
和父辈相比,你们作为70后艺术创作者有什么不同?
我们对自己在这个社会里如何实现个体的价值有更多的看法,也看到了更多的可能。老一辈艺术家可能把自己的能力设定在一个相对比较窄的领域,比如绘画或者就是雕塑,定位比较明确。我们相反,对学科的划分相对来说没有那么明确的指向性,涵盖的领域会多一点,想尝试的也多一点,比如纯设计,比如产品。
作品中想表达的核心观念是什么?
观念思想在每个阶段都不太一样,唯一不变的是我们希望对艺术原有的生态提出一些建设性的东西。包括成立Unmask组合,这已经摆脱了以往常见的个体艺术家的创作方式。这实际上也能反映出我们艺术观、世界观的转变。
思想观念很难表述出来,表述出来的和做出来的东西所呈现的魅力是不一样的。艺术最可贵的魅力正在于它身上没有那么多包袱,没有社会上很物化很常态的标准在里面。
为什么会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艺术创作?
我们当时想的是,做艺术也可以像做公司一样,你的个人价值不见得非得独立完成,合作机制也可以体现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在面对每一个创作时,首先就要提炼我们每个人都认可的一个观念,在这个基础上才会去做。如果仅仅是我们之中某一个人的个人体验的话,在我们这里就不会成立。这跟个体艺术家不太一样,他们更随性,更尊重个人的价值观体验。当然没有好坏之分,但我们舍弃了以往那种方式。
因为我们觉得未来会有更多的可能性,各个领域都在发展和相互渗透。我们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做出哪些作品、和以前的艺术家有多大的区别,甚至不在于我们的作品本身有什么独特的价值,而在于三人小组的这种思维方式。个体艺术家会在一个相对传统、稳定的艺术环境体系里操作,是有规则的,但我们想要的不仅仅是在一个领域里去做,想让我们的价值渗透到其他各个领域里。
三个人之间如何分工,处理分歧?
一致认可的逻辑是基本的,在这个基础上会产生各种可能,这种可能由任何一个个体来操作的话都会有不同结果,这只是增加了我们创作的丰富性而已,并没有改变本质。共同标准对我们的吸引力要远远大于各自个体的满足,个体独特性对我们来说已经不太重要了。
其实就是说,不必去在意我们三个人各自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差别,最重要的是Unmask这个品牌本身。因此,也不需要用对待个体艺术家的方式来理解我们的作品,我不需要去体现我个人的价值。说实话,我现在没有办法很有力地说服你,我们的作品和个体艺术家具体差别在哪里,我们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而且艺术本身也没有什么标准答案。
这可能和我们常规的认知不一样,因为70后这一代,已经是一个个性开始自我张扬的一代。
你可以这么理解:这种方式正是一种特立独行的自我表达方式,只不过是把三个人的自我淹没到这种形式里了。
这种颠覆的想法来源于什么?
日常生活给我们的启示。生活永远在改变,它产生的挑战性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以前的艺术常态范围很窄,只涉及很小的人群,比如必须在画廊等特定的地点才能接触到,但现在生活和沟通方式已经发生彻底改变,艺术如果还停留在常态形式,艺术的价值就没了,必须要去寻找新的艺术生态才有存在的理由。
当然这些都是我们的理想,接下来是你是否能强大到让别人认同这一观点和概念,并参与进来让它转化为更大的现实。其实别人叫我们艺术家,这点我们也有些怀疑,你也可以称我们为设计师。我们一直在尝试让艺术和生活、和大众的距离更近一些。
我看到你们和诸如诺基亚等品牌有一些商业上的合作。
首先我们不排斥这种商业合作,反而想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渗透到更多领域来实现我们的理想。可能大多数艺术家都不屑和商业发生关系,似乎那就变成一个商人了。但Unmask成立伊始,我们就主张把艺术和商业结合起来,这是我们主动选择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和品牌合作会做出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它和单纯做一个艺术品不一样,魅力和影响力完全不一样。
而且它提供了一个可能。因为一个成功的品牌要比一个艺术圈子涵盖的面大得多。但这本身也存在矛盾,就是合作过程中你的主导权有多大。目前国内合作普遍还是产品占主导,艺术家和明星代言人一样,只是起着替人宣传的作用。我们期待的合作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我不仅仅起着一个包装的作用,而是能让你的产品出现一种新的更好的可能,对产品甚至产业产生改造能力,我们充当的是一种独特的设计师的角色。
你们如何看待自己作品的商业价值?
如果我们的作品得到市场认可,这说明它是符合一定市场规则的。但我们的理想不是成为一个市场上的明星——当然也不排斥,只不过不会刻意追求。我们现在的状态是饿不死,能这样继续做也就比较满足了。即使我们作品卖到很高的价钱,也是一个价格上的认可,而不是价值上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