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对一个开放、自由的公民社会在中国的形成有所贡献,今天的中国迫切需要更多的批判性思维
易凯资本王冉:倡导富有建设性的批判性思维
最近看到国内开始提倡在校学生要学习“批判性思维”。其实,要学习的何止是学生。
批判性思维的核心在于:
1. 提出正确的问题
如果完全的市场经济指的就是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那么说“不完全的市场经济在时刻妨碍着竞争”还有意义吗?如果这么说没有意义,那么到底又是什么在真正妨碍着充分的竞争从而导致我们的市场经济是“不完全”的?
可见,问什么样的问题,其实已经注定了你的思考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虽然问对了问题,我们的答案依旧不一定正确;但问错了问题,我们的答案无论正确与否都没有意义。
2. 考虑到多种可能
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在思考的时候尽可能缜密而线性,穷尽各种可能性,避免产生逻辑上的疏漏或者走入思维上的死角。
3. 拒绝惯性滑行,敢于逆向和挑战
今天的中国迫切需要更多的批判性思维,但批判性思维不等于批判式思维。无论在官方语境中还是在民间,我们的身边都充斥着太多的批判式思维,而不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理性的、逻辑的、顺理成章的;批判式思维是则用大概念和大帽子堆砌出来的,其内在逻辑往往混乱不堪,外在表述则往往语焉不详甚至不知所云。批判性思维是温和而富有建设性的;批判式思维往往是极端的、激烈的、恨不得见谁灭谁一枪崩了全世界的。批判性思维是平等而有力的,大隐于无形;批判式思维则经常会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驾驶而其实却外强中干,声音可以很大,却遮不住内在的苍白与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