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重新焕发活力的加拿大旅游业,是奥运经济神奇魔力的最新佐证

枫叶情

来源:2010年3月20号刊 第6期 总第201期  |  作者:《环球企业家》倪妮  |  阅读:

虽然生活工作在城市中,但何恩铸(Andrew Clark)的家离位于山区的滑雪胜地却只有五分钟左右车程。对于四岁就学会滑雪的他来说,这简直妙极了。更妙的是,在加拿大,这样的地方可不仅仅限于他的出生地—被称为“落基山脉的家”的艾伯塔省。而随着加拿大温哥华冬奥会的举行,作为加拿大旅游局市场开发副总裁的何恩铸相信,全世界会有更多的人将亲身体验到加拿大的这种妙处。

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2009年的加拿大旅游业遭遇了很大挑战。前九个月,国外来加旅游人数相比2008年下降了7.6%。不过,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渐复苏,特别是冬奥会的契机,加拿大旅游局看到了很多扭转颓势的希望。

每天都有无数从美国前往阿拉斯加的邮轮在温哥华停留,而码头旁的一栋风帆型零排放环保建筑则尤为引人注目,那是温哥华的地标—温哥华会展中心。眼下,它正担负着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及残奥会的国际媒体中心任务。而对于这座拥有20多年会展经验的建筑来说,1.1万名注册媒体的涌入,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参会人数最多的一次,是几年前在这里举办的世界艾滋病大会,与会者曾达到1.4万。

何恩铸的团队当然也很好地利用了它。加拿大旅游局不仅为媒体中心提供了关于加拿大的几千张高像素照片、数百个故事以及各种各样不同背景不同题材的素材带,还联手奥组委举办了一些颇能推广加拿大风土人情的活动。比如其选拔了包括中国滑雪选手叶乔波在内的14名非加拿大籍火炬手,他们除了传递火炬外,还额外承担了导游的角色。而另一个名为“连接加拿大”(Connecting with Canadians)的活动,更是在去年夏天就邀请了中国女子冰壶队等外籍运动员游览尼亚加拉大瀑布等景区,然后在此次冬奥会期间,将这些拍摄好的短片提供给世界。“我们想让全球游客自己体验加拿大,并使他们在冬奥会之后还持续保持对加拿大风光的兴趣。”何恩铸对《环球企业家》说。

另一个提振加拿大旅游局信心的好消息是,2009年底,中国政府正式批准加拿大成为旅游目的地国家(ADS)。近三年,中国来加旅游人数增长了36%,已超过16万。加拿大旅游局预计,在签署ADS后,未来四到五年里这个数字更会达到50%的增长。

此前,由于不是旅游目的地国家,加拿大旅游局无法在中国市场进行大规模的广告宣传,这使很多游客到加拿大时将商务考察和个人游结合在了一起。而事实上,商务会奖旅游(MICE)因为具有规模大、时间长、档次高、受出行季节因素影响小以及利润丰厚等特点,目前是世界各国旅游局都重点推广的项目。

“商务会奖旅游”是由会议(Meeting)、奖励旅游(Incentive)、大会(Convention)以及展览(Exhibition)组成。这项近年刚刚在中国兴起的旅游服务项目每年的游客用户高达数百万。“商务会奖旅游的发展方向总的来说是一个从内到外的过程。”加拿大旅游局中国及印度首席代表高平(Derek Galpin)向本刊介绍道,“几年前,中国公司奖励员工多是国内游,慢慢这不能满足大家要求了,就发展为亚洲境内。而我们近年发现,中国的大公司和在华跨国企业开始越来越倾向请员工去更长线的旅游目的地,因为这更能鼓励销售团队和员工达到业务目标。”

去年3月份,加拿大旅游局得到了政府4000万加币的直接拨款,其中一半用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其与当地和加拿大的旅行社、大使馆乃至机场都建立了很好的联系,所以能确保每个用户顺利拿到签证,并方便快捷地出入境。此外,何恩铸的团队还会到一些中国的大公司中进行直接面对面的推广和沟通,并与对方一起制定行程以及种种定制服务。2009年大概有60家不同行业的中国公司到访加拿大,人员从十几人到几百人不等。

其实作为一个中国移民众多的国家,加拿大可以说是天然的中国会奖旅游目的地。除了温哥华、多伦多,甚至那里的很多中小城市都有地道的中餐馆,主要机场、酒店和购物中心都有中文的识别标识。当然,对于来加拿大不能不体验的滑雪运动来说,也不存在沟通障碍,很多滑雪度假村都已经配备了能讲中文的服务人员和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