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部冗长电影的喝彩声寥寥,或许哈利•波特不再可爱了

《哈利波特7》:主人公魅力不再

来源: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  作者:Joe Morgenstern  |  阅读: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1)其中唯一打动人心的角色是小精灵多比(Dobby)。这个评论不好不坏,什么也说明不了。托比•琼斯(Toby Jones)饰演的多比是一个有着罗圈腿、干瘦脖子并耷拉着耳朵的小生物,这个形象基本上是数字技术制造出来的。多比透过琼斯的表演所展现出来的悲伤和痛苦一直紧紧扣着观众的心弦。这部改编自J.K.罗琳(J.K. Rowling)《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第七本也是最后一本的冗长电影在开始近两个小时后,才演到多比获得解放那一激动人心的时刻,但即使这样也未能使影片看起来有多精彩。(《死亡圣器(下)》将会是另外一部完整长度的电影。)
 
电影中哈利•波特(Harry)、罗恩(Ron)和赫敏(Hermione)又表现如何呢?怎么讲呢,他们肩负着一项要打败恶贯满盈、基本上没有长鼻子的伏地魔(Voldemort)的重要使命,而具体方法就是找到并摧毁存放伏地魔灵魂碎片的剩余魂器。当然了,在这部电影中他们没能完成这项使命,否则可能《死亡圣器(下)》就没戏可唱了。观影过程中,让你一直念念不忘的可能是,究竟还要找到多少伏地魔的灵魂碎片才算罢休,因为这项险恶无比、凶多吉少的任务通过一场欢快的婚礼、一段愉快的舞蹈以及一连串赏心悦目的动画片得到了化解。另外,某些神秘的电影咒语让三个曾经活蹦乱跳的冒险家变得呆若木鸡。

饰演哈利•波特的演员丹尼尔•雷德克里夫(Daniel Radcliffe)在大量镜头中都是一副郁郁寡欢或愁眉不展的样子。这部影片中,哈利波特曾一度愤怒地说:这完全疯了!没错,观众本来就希望哈利波特这个角色能有感染力。赫敏仍是整个行动的策划者,但导演要求饰演这一角色的魅力非凡的年轻女演员爱玛•沃特森(Emma Watson)表现出一副无精打采的神态,这不是赫敏的特点。(难道导演大卫•耶茨(David Yates)忘了这个角色至少在某些时候应该是风趣的吗?) 鲁伯特•格林特(Rupert Grint)已成长为一个演技纯熟的演员,他知道不温不火也能有特别的效果,但小说硬是把罗恩描写成一个饱受嫉妒和愤怒折磨的角色,而电影再现了书中罗恩的形象,而不是那个更爱笑的罗恩。

书里还强行加入了各种各样的海量细节、插入事件和无关痛痒的小人物,这是文学的基本特征,也是阅读文学的乐趣所在。但是当这些细枝末节经斯蒂芬•科洛弗(Steve Kloves)的改编放到电影里之后,很可能就有造作之嫌,并且好像是在讨好小说的读者。此举对于电影的故事情节来说是个大大的败笔,每隔两分钟镜头就呼啦一下转到了某个地方的某个人物身上了。

这些小人物包括多个假哈利•波特,这一招被处理得非常无趣。电影中的插入事件包括在森林里长时间的逗留(真的是巨长无比),在此期间赫敏使用了一个扩展魔法将其小书包变成了一个聚宝盆、一个野营帐篷和其它很多东西。电影中有很多令人不知所云的败笔,诸如司空见惯的追逐、隐晦朦胧的神情和平淡无奇的特技效果等,但其中最让人费解的莫过于野营帐篷内部,在施魔法之前看起来就是一个大而无味的舞台布景而已。不过,用影子木偶风格表现一个关键童话故事的连续动画实在是很迷人。或许整个电影都该用这种动画来拍。
 
 
文章来源: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点击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