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让我们迫不及待逃离的厨房,经过艺术与情感的包装,已经成为人们获得美食之外的愉悦空间
我爱厨房
顶尖厨房设计师约翰尼·格瑞告诉我们:“调查发现,人们在晚上6点到次日早上10点钟是最愉快的,而这经常是我们待在厨房的时间。”
有人会不以为然,对于现代奔波忙碌的人而言,这个时间是用来和客户、朋友在餐厅的桌上杯盘交错的,怎么能在家里厨房中饱受油烟之苦,像奴隶一样洗菜刷碗呢?
事实上,一度让人们迫不急待夺门而出,逃离于热炉前煎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突然间,厨艺烹饪成为热门时尚。经济衰退挤榨我们财务的同时,也让我们重新发现自给自足做一顿饭的乐趣远胜于在外的宴请。当然,经过设计师们倾注心力地打造,这个过程不仅节省了腰包里的钱币,事实上,厨房已俨然变成一个美好、充满乐趣的空间了。
这股“热潮”也正持续不断地席卷中国,聪明的商家知道越来越富足的人士,会对家庭厨房有更多品味、情感方面的诉求,随之也会对此加大资金上的投入。北京东部新地标环球金融中心成了世界知名厨房品牌热衷的“秀场”。2010年八九月间,美国高级冷藏设备及烹饪设备制造商Sub-Zero & Wolf中国大陆首家品牌展厅在此开幕,德国殿堂级厨柜品牌bulthaup继2008年于上海建立国内首家、且是全球最大的展厅之后,北京展厅也落户于此。
此外,意大利卓越的家居设计品牌Alessi更是携手意大利高级厨师阿尔贝托·戈齐(Aloberto Gozzi)近日在中国大饭店向人们示范了一场完美烹饪体验。Alessi的专业烹饪器皿五花八门:有很好诠释了“收汁”理念的意大利面锅系列;在三个不同高度调节托盘,可选择蒸、煮等不同方式的烹鱼锅;周围没有死角,从而操作极为顺手的打蛋锅……甚至连戈齐现场操作最为普通的煎蛋时,拿在手上那中间镂空的木铲也造型独特—其理由是,便于蛋清熟后翻动,但仍保持蛋黄部分呈半液态,而这样的蛋黄是最易于人体吸收的状态。
可以看出,功能上的极度细分正成为厨房用具愈来愈明显的一个趋势。Alessi曾经邀请世界知名厨师和其设计团队携手打造厨具,就是为了让美食和科学完美结合。其实,厨房已成为了越来越多艺术家、科学家呈现“跨界”智慧的地方。
Sub-Zero的BI(嵌入式)系列冰箱是全球首台采用了美国太空总署(NASA)研发的先进空气净化技术的同类产品。bulthaup第二代掌门人Gerd Bulthaup则把个人对建筑及美学的热爱注入公司及其产品当中,并邀请了曾为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设计图像标志的德国设计师奥托·艾舍(Otl Aicher)这样的顶级艺术家合力实现梦想。
而Alessi则因为保持着与艺术家合作的传统,一直被“私人厨艺发烧友”追捧。不久,Alessi还将把这个传统延至中国,马岩松等设计师为其打造的“紫禁城”系列即将面世。而一位香港设计师设计的小鸟状茶漏,更是从旧时中国名仕提着鸟笼去茶社品茗的风俗中获取灵感,茶漏从鸟笼状的底托中取出时还会发出愉悦的鸟鸣声,该作品预计10月后就能在香港率先上市。无疑,这些富有情趣的产品已经让厨房生活永远脱离于以往的琐碎与单调了。
1982年,Gerd Bulthaup把bulthaup对厨房的研究结集成书,并在其中阐释了他全新的厨房哲学:厨房不仅因煮食而存在,更是家居生活的一部分。是的,无论烹饪是为了取悦亲人,还是款待朋友,厨房均是作为“家”这一内涵密不可分的部分而呈现出来的。精美别致的厨具、独到的厨房设计,最终目的也只是更好地突现厨房的家庭功能。
bulthaup已经洞彻到了人们这种心理。其最新产品就实现了“悬浮厨房”的概念,利用具有极大承载力的“功能墙”,将整套橱柜挂在墙上,营造视觉上有趣的悬浮效果。此外,bulthaup还受到17世纪教皇厨房的启发,实现了“流动”及“无抽屉”概念厨房。它们离地高度等设置不仅符合人体工程学,也充分体现了厨房是家庭成员公共空间这一理念。
这或许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经营这些高端奢华厨房品牌的企业仍大多秉持着家族经营的传统。比如1921年乔瓦尼·阿莱西(Giovanni Alessi)创办公司时,只是一名技能娴熟的车工,如今他家的第四代子孙已经开始进入设计领域。这些当年的手工艺世家正是靠家人携手打造起自己的品牌,才能更好地诠释理解厨房中包含着的温暖幸福感。更为温情的故事则来自Westye F. Bakke,1943年他在位于美国威斯康辛的家中创造了独立式冰箱—Sub-Zero的前身,初衷就是为了妥善保存给儿子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