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写到苏黎世,只谈到它的金库和巧克力,就太缺乏想象力了

水一样的苏黎世

来源:FT全球经济报道  |  作者:贾斯廷•哈迪(Justine Hardy)  |  阅读:

我之所以去苏黎世,是因为它有很多地方和多数大城市不同。如果用莎士比亚剧作《暴风雨》中的人物来比拟的话,伦敦是凯列班(Caliban),苏黎世则是空气般的精灵。伦敦西部的夏季,一个时尚变幻的普洛斯彼罗(Prospero)的奴隶,而苏黎世却有着水边空气的魂魄。这里的一切都井井有条,事事均合情合理,令大多数苏黎世人苦恼不已,只要有轨电车一直保持准点运行,他们中的很多人就会搞一些小小的不道德行为。

苏黎世的纯净

对于在生活中越来越觉得自己身陷都市喧嚣的其他所有人而言,苏黎世就是他们的答案。这个地方有着光线和空间,公交体系似乎依照一些神圣的时间表运行,它们全然是出于对其市民的热爱而拟定的。

尽管是全球金融之都和瑞士最大的城市,但苏黎世只有36万人口,比其它城市(如诺丁汉)少很多,诺丁汉有大约50万人口。不过,苏黎世是最被小看的城市之一,提到它,人们几乎只会联想起匿名的灰色银行业服务,它之所以存在,是凭借该国的中立状态,以及曾经保密的地下金库——后者显然是给瑞士人涂上一抹不道德色彩的唯一因素。

苏黎世人打量着他们那无比干净的环境,正如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所言,在该市最初的经济中心Banhofstrasse,你可以把倒在人行道上的蔬菜通心粉汤吃下去,干净到如此程度!但如果写到苏黎世,只谈到它的金库和巧克力,就太缺乏想象力了——尽管人们对于巧克力有一种天生的依赖。

夏季,当伦敦人在没有空调的闷热房间内汗流浃背时,苏黎世成了度过长周末的避暑天堂——只需一次短途飞行而已。如果搭乘早班飞机,你还来得及卸下行囊,出门到湖边吃午饭,凝望这般清澈洁净的水面——我认识的一个当地人发誓说,人人都直接喝湖里的水。一天中剩下的时光,可以在水边轻松打发掉,当然,除非你有一些更精彩的活动。

苏黎世的夜生活

有些苏黎世人声称,到了夜晚,这个城市变得一片沉寂,没什么事情可做,人们都在10点前乖乖上床——他们对于巴黎和柏林的灯红酒绿充满了渴望——但该市最古老的Neiderdorf地区,在夜幕降临时才刚刚开始进入状态。这是一片地形狭窄、纵横交错的地带,哥特式(Gothic)街道上有着成排的面包房、餐馆、古玩中心和书店;在这个街区里,长期居民和新搬进来的人群混杂在一起,后者认为,现在这里是一个“时尚的”地区。

当地人称这部分城区为D?rfli,它也是这座城市最古老的娱乐区,随着购物时段的结束,你将在这里看到苏黎世真正的“花丛闪耀”:酒吧和咖啡馆里一眼就看得出来的歌舞女(go-go dancer)和体态健美的妓女,她们扭动着身体,啜饮着咖啡,为即将来临的夜晚做着准备。当你徘徊于“肉林”之际,还能听到人们一展歌喉,同时配有卡通声音和图像:岳得尔歌、爵士乐和重金属音乐,所有这些在100步的距离内都能听到。大多数苏黎世人可能都会让你傍晚去那里,并在某个地方吃点东西。

苏黎世的浴场

但这并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我们来这里是为了静修,受到这座城市中许多当地人认为静得要命的地方的吸引。因此,我们来到了夏日的明珠——苏黎世的露天浴场,那是环绕在湖滨的一流浴场,水质清澈明净,你可以在那里过一整天,从清晨的沐浴和早餐,到一天最后一次下水,在最后的余晖中,乐队在你擦干身体时开始了演奏。

苏黎世人天生关注细节,他们不会让自己的浴场仅仅成为游泳池。白天,他们练着瑜伽、做着按摩、举办着艺术展览、吃着烧烤、喝着咖啡;晚上,他们钻进爵士乐酒吧、露天影院、餐馆,甚至夜总会。目前,在这座城市十几个上好的浴场中,有两个独占鳌头。Oberer Letten实际不在湖上,而是在河边,恰恰处于城市脉搏之上。火车、有轨电车和人流繁忙的来来往往,而你,却畅游在400米的河道浴场中,游过阳光露台和排球场,城市建筑在你四周拔地而起。晚上,这个浴场会变成一个非常时髦的酒吧Pier West;在河的左岸,则有一家亚洲小吃店兼双屏电影院,名唤Primitivo。不过,苏黎世头号浴场可能是Seebad Enge。这是一个由一些拥有最新浴场理念的年轻建筑师打造的项目,一直延伸到湖中,开创了浴场的新境界。它不仅全天开放直至深夜,而且全年都是开放的,在冬季,这里会变成一个巨大的桑拿浴场。

为了避免让你感到别扭,大多数浴场白天都分为男泳区和女泳区,随夜幕降临,才会合为一体。这里甚至还有专供女性单独的浴场,不过话说回来,这个城市还自诩是一家名为“女士优先”的“酒店”。如今男士们也获准入内,条件是女士说什么,他们就得做什么。

贾斯廷•哈迪的最新著作《奇迹屋》(The Wonder House),是一部以克什米尔为背景的小说,由大西洋书局(Atlantic Books)出版。

 

Tags:  苏黎世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