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元素都是一个表意文字、一个象征、一个蕴含着深意的符号。
意大利当代艺术
尽管如此,在2006中国意大利年之际,仍不乏介绍意大利当代美术的重要活动。
目前,上海当代美术馆正在展出二十世纪后半叶代表人物的作品,他们是卡尔拉·阿卡尔蒂、卢齐奥·丰塔纳、米凯朗杰罗·皮斯托莱托、马里奥·斯基法诺;此外,还有享誉全球的艺苑老将的图片;这个展览将于
然而,意大利当代美术仍有诸多鲜为人知的方面。对造型艺术传统的崭新诠释,对艺术语言和独特技巧的探索和试验,真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艺术家也是层出不穷,迅速地更新换代。
最新的一代是随着第三个千年纪开始形成的,尚未在市场上全面开花,因而也是最具吸引力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关注最新的、具有发展前途和增值潜力的潮流的人们。我们不妨把这种潮流称为Todaygeneration (当代艺术),它囊括了许多流派和艺术家,包揽了不同的类别、材料、表达符号和技法,这些艺术家也十分乐于在数字艺术的边缘进行创作。他们不受定义的限制,勇于向界限挑战,生来就具有全球性的视野。
在这方面的一个典型就是格娅莱特(Gaialight)。她是个身材高挑、金发碧眼的漂亮姑娘,母亲是纽约人,父亲是西西里人。看上去颇似普拉达、拉夫罗兰、多尔切与格巴纳或是古奇等服装设计师的模特,具有浓郁的第五大道或者孔多蒂路的气度与风范。然而,她却日夜为艺术而呕心沥血,穿着打扮非常简朴。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她是一个国际色彩浓重的文化园地的代表,在艺术之旅中,那些年轻的同路人也在同一个舞台上活跃着,同她一样跳动着永不平静的激情,涌动着如饥似渴的憧憬。格娅莱特的作品从不墨守成规,敢于突破自我。
安迪·沃荷和流行艺术打造了大众传媒、批量产品、可口可乐和金宝汤等品牌的文化理念,在二十一世纪,他们自己也变成一种品牌,成为大量消费的物品,成为专门收藏家趋之若鹜的目标。然而,沃荷和流行艺术今天毕竟已是“陈货”,是上世纪的遗物。他们的形象、对他们的记忆已被大众传媒吞噬了,消化了。
格娅莱特创作的装置艺术独树一帜,她把消费品(打火机、易拉罐、电视机)组装在一起,变成一个手工拼贴精品的三维支撑,这要求艺术家长时间的工作:她灵巧的双手如同文艺复兴时期创作室的能工巧匠,而视角和技法又最具当代的特色;她把这两个方面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
每一个元素都是一个表意文字、一个象征、一个蕴含着深意的符号。她选来贴在支撑物上的人物图像真是五花八门,从沃荷到芭比娃娃,从布什到萨达姆,从菲德尔·卡斯特罗到马丽莲·梦露,从乌迪·阿兰到托蒂,以及许许多多国际上的星级人物(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他们构成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消费形象的万神庙。
然后,这些独特的物品再根据其类别、色调、异同组装在一起,拍成照片,进行数字处理。就这样,大幅板状作品诞生了,或仅此一件,或限量制作,它们是拼贴、装置、 照片和数字艺术融于一身的结晶。
格娅莱特的作品尽管是概念性的,但却赏心悦目,诱惑着人们的眼球,正如摄影评论家皮耶罗·贝兰格·加丁所说,是“引人入胜”的。她的作品既适合在私宅悬挂,又适宜在公共场所陈列,因为很像广告宣传(或许果真如此)。这些作品,无论是复杂的,还是简单的,都直接与公众交流,当然,它们在市场上和评论界都获得了成功。
关于格娅莱特,意大利各大报纸,包括那些特别关注时装和家具生意的财经报刊、舆论周刊和妇女杂志都进行了报道。
目前,这位艺术家正在创作一个新的系列,更加极端的,她说。Todaygeneration 正是这个意思。属于Light, Can和Light TV这些今天的作品已经是昨日黄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