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号国道一路流淌的美国冒险精神依然那么豪迈而动听
山姆大叔,在路上
作为20世纪上半叶美国最重要的陆路交通命脉,66号公路随着美国文化被传播到全世界,成为全球最风光的一条公路。如果还不清楚,容我为您提个醒,它就是电影《阿甘正传》里阿甘孤身穿越美国的那条路,也是杰克·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大部分故事发生的场景所在,同样也是迪斯尼卡通片《汽车总动员》汽车大赛中频频出现的笔直大道。在现实世界中,这条公路由芝加哥起始,一路连接到洛杉矶,途经伊利诺伊州、密苏里州、堪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德克萨斯州、新墨西哥州、亚利桑那州以及加州等八个州,一共横跨了三个时区,全长将近四千公里。在美国历史上,它是最早由东岸通往西岸的大道,不仅曾是美国东西部交通的大动脉,还在美国历史和文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19世纪末,66号公路还是一条只能走马车的土石路。1926年,有鉴于交通运输的需要,美国政府花费巨资欲将原本断断续续的道路连接起来,但因为地形高低起伏太大,修建工程极其不易,历时十数载,直到 1938年这项工程才竣工。期间,适逢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66号公路的修筑工程为美国社会提供了上万个就业岗位,成为众多普通家庭生计的支柱。
66号公路修建好之后,许多富人带着全家或者单身开车旅行于这条路上,于是产生了路上餐饮住宿的需求。在上个世纪初的头二、三十年里,66号公路成了富人们聚集的地方。随着66号公路的发达, 来往的人车愈来愈多,于是沿途乡镇相继兴起,小型商店也应运而生,各种配套的服务如餐饮、购物、加油站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同时因为公路全程铺上柏油后平稳好走,受到大型货运卡车司机的青睐,于是这条路日日车水马龙,逐渐成为美国东西海岸间最重要的运输通道。
它不仅和美利坚合众国的兴盛壮大息息相关,也同时印记着这个国家的血泪辛酸史。1930年代,美国中西部遭遇大旱,上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年间变成寸草不生的荒地,加之由于经济大萧条等种种原因,中西部各州无法谋生的农民不是卖掉了土地,便是被迫退还了他们租佃,成千上万的家庭背井离乡沿着66号公路穿越不毛之地,怀揣着对富饶西海岸的梦想,踏上了通向希望的生路。在约翰·斯坦贝克于1939年出版的小说《愤怒的葡萄》中,主人公乔德带着一家人,一路从俄克拉荷马州搬到加州,其中经历百般辛酸和丝丝温情的感人故事,全都发生在这条66号公路上。在西行中,66号公路成了他们移动的家,他们行经一个接着一个不同的城市、小镇、荒野,这种生活方式,体现的是美国人自五月花号到西部大开发以来的传统,也反映出潜藏在美国人血液里的冒险精神。斯坦贝克在这本书中,称66号公路为“公路之母”(the Mother Road)、美国人的梦想之路。《愤怒的葡萄》在1940年获得普立策文学奖之后,不仅小说走红,66号公路也更加深入人心,成为美国人拓荒、勇气与追求自由的象征。研究66号公路60多年的学者迈克尔·华利斯说:“66号公路之于美利坚民族,好比一面明镜;它象征着美国民众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在美国人心中的地位,66号公路是一块不同寻常的标记或者说是里程碑。”
66号公路由盛转衰始自上世纪50年代。二次大战期间,希特勒曾一度用一种叫高速公路的交通通道作为他的兵团输送物资的主要命脉,这种高速公路同时也加快了纳粹铁蹄的机动性。军人出身的美国艾森豪威尔总统对此一直铭记在心。战后,艾森豪威尔大力推动《州际公路法案》,期望美国也修建类似的公路,以便战时能更迅速地移动军队、运送军需。他还倡议说这种高速公路在和平时期能使民众又快又安全地来往于美国东西两岸,此法案最后于1956年顺利通过。
随着又宽又直、拥有四车道的高速公路的修建,越来越多车流和旅客被高速公路吸引过去,66号公路这种老式的二线道路逐渐沦落为地方公路、私人车道。1985年,美国政府认为这条线路已无关紧要,便将其在公路地图上移除。66号公路至此正式“退伍”。
随着山势起伏穿街过镇的66号公路,串连起许许多多的大小城镇,与周边的居民、文化融为一体,不仅是美国民众的共同记忆,还曾一度成为美国流行文化的元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66号公路就已频频出现在歌曲和影视作品中。1946年,著名爵士乐歌手耐金高(Nat King Cole)在流行一时的歌曲《在66号公路上找乐子》里就悠扬地唱道:“如果你要到西部,就把你的车开上66号公路”。当时,此公路名气之盛,还曾让哥伦比亚广播电视公司于1960年推出一部以它为名的电视剧集《66号公路》,这部连续剧一演就演了四年。剧中主要是描述两位主角,开着雪佛兰跑车在公路上冒险的经历。
自从在公路地图上被移除后,如今,行驶在66号公路上,常常在两个城市之间开了很久都看不到一辆对面来的车。沿途数以百计的汽车酒店或停业、或人去楼空,少数坚守的,也是惨淡经营。曾经名盛一时的商家逐一关闭,那些原本就与66号公路唇齿相依的小镇逐渐没落,无人光顾。昔日繁华种种,如今已如旧梦一去了无痕。
66号公路每一段都见证着美国20世纪的历史。它曾在若干重要时期以其独特的色彩支撑着美国民众度过艰苦岁月,又在主题迥异的几个时代里独领风骚,其所代表的历史、文化蕴涵早已超越它作为交通枢纽的商业价值。如今,公路上流传的西部民谣、反映出的拓荒年代以及遗留的种种离奇有趣的酒吧餐馆,都可视为历史的烟尘,让后来者浮想联翩。如果你曾看过古根海姆博物馆(Guggenheim Museum)在中国筹办的《美国三百年艺术展》,会发现美国是在经历了许多事件之后才一步步脱离欧洲的色彩,而这些经历将默不作声地悄悄反映在艺术家的笔下。66号公路便是那条带领美国走向一条不同于欧洲的道路,而且也留下了许多不容抹煞的印记。
现在,让我们一块上路吧。
在66号公路上找乐子
驾车驰骋在66号公路上,向窗外望去,天空蔚蓝,马路两边时而一望无际的玉米田,时而是一片荒漠,一簇簇的荆棘和巨大的仙人掌顶着新发的芽和刺。据说66号上的动植物比其它地方要大的多。难怪在66号公路的旅行指导书上一直出现小心巨物(Giant Alert)的字样。偶尔,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路上,还能碰到一二个伸手搭车的孤独旅人。
从洛杉矾开始,便可在沿途各地看到66号公路的纪念标志牌。许多商店里摆放着有关66号公路的纪念品,价格都是以66美分结算。
如果开车乏了,公路旁的小镇是最好不过的休息地,许多汽车旅馆门前都竖着各具特色的“66”大标牌,以吸引旅游者下榻。在用旧车站改装成的酒吧和快餐店里,老唱片放着不知名的西部民谣,男女招待员一身牛仔装束,让人恍惚间以为回到了拓荒年代。
66号公路德州段有很多牛排店,世界闻名的大德州牛排店(Big Texan Steak Ranch)就在这里。说起这家始创于1960年的牛排店,还有一个故事。一天晚上,一个饥肠辘辘的牛仔来到店里,夸口说他现在饿得可以吞下一头牛,大德州牛排店的创始人R.J.鲍勃·李(R.J. Bob Lee)便为他做牛排,结果,那个牛仔一口气吃了约合2公斤的牛肉。从此以后,鲍勃立下规矩,如果来客能在一小时内吃下2公斤牛肉,便不收取他的餐费。此后,至少有4万人前去挑战,其中有7千人成功了。至今,仍不断有挑战者从世界各地涌来。
一趟66号之旅下来,你会看到太多,也会错过太多,错过的东西就会提醒自己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