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姐妹”曾一度并行,艳名远播。后来她们的脚印,却再也没有重迭的部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上海和香港

来源:SOHO小报  |  作者:陶杰  |  阅读:

提到上海,很多香港人心头会闪过一丝异样的感觉,有点像波兰电影大师奇斯洛夫斯基的作品,《两生花》的情节,香港人潜意识里发现,自己生活的城市,在遥远的内地有另一个影子,香港和上海,恰像一对在中国历史中失散的同父异母的姐妹。
 
这两个地方,本来都是中国版图上不起眼的小石头,让给欧美做殖民地,清朝政府没怎么心痛。因为有了殖民地,才有了香港人和上海人,远来的冒险家在这陌生的新土地上随心所欲,另闯天下,其中有十家打算在远东做大生意的洋行合并,索性把名字改为The Hong 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香港上海汇丰银行。这两个中国城市的名字,出现在一家全球最大银行的招牌里,纯属偶然吗,还是冥冥中的注定?
 
因为这个名字,上海对于香港人来说,隐约有别于中国其它地方,甚么东北、天津、杭州、湖南、广州——香港人从来不想知道它们在中国的哪个角落,尽管他们也不大清楚上海位置何在,感觉却很近:邵氏兄弟在上海成立电影公司,影后胡蝶为利舞台开幕剪彩,名流子弟入读上海圣约翰大学,第一才女张爱玲被香港大学录取,还有一九四九年后,陆续前来的上海船王、银行家、纱厂老板、歌星、导演、学者,近代中国史上数得出名字的人物,几乎都为香港的生活注入了新的养分。香港这个悬于海岸线上的小岛,由于上海的一线纽带,而对中国有着一点模糊的记忆。
 
上海人和香港人在本质上很相似,他们很早就拥抱了欧美赐予的摩登文明,喝咖啡、看电影、开舞会、逛百货公司、上教堂礼拜、讲洋泾滨英语。先到香港来的,看不起后来的新移民,但是上海人不怕这些来自广东、福建,所谓“老香港”的白眼,他们会很自负地说,阿拉上海人见世面的时候,你们这些乡巴佬还在种地。要数香港的成功人士,最起码有一半上海血统,王家卫、周星驰、张曼玉,名单数到天亮也没完……
 
现在香港找到了上海,像两姐妹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隔阂,终于重逢,令香港又妒又喜。妒的是自己不能再独领风骚;喜的是在上海找到了二十年前的自己:狂傲、热情、充满梦想。经过主权移交前后十多年,心态的跌荡起伏,如今香港人把上海人看成自己更好的一面,尤其是上海女人,她们仍然年轻、天真、憧憬未来,象征了青春的诱惑,香港的女人,愿意不惜代价换回这种魅力。
 
当香港努力加入中国的大家庭之际,上海正在恢复领先远东的风采。这两姐妹曾一度并行,艳名远播,后来她们的脚印,却再也没有重迭的部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两个城市为历史留下的课题,也许就是中国近百年来的疑惑的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