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版专稿]中意“混血儿”ILARIA从中国开始了其时尚之旅

商务与时尚,一个都不能少

来源:《环球企业家》  |  作者:《环球企业家》倪妮  |  阅读:

      女人的衣柜里总是缺少一件要穿的衣服。如今,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这个困扰变得更加复杂——我们可能至少需要三类服装,才能把家居中的舒适、职场中的端庄以及派对上的惊艳全部涵盖其中。而有时,这三者之间的角色转换并不容易,尤其对于在时尚和奢侈品行业,还相对属于“新面孔”的中国女性来说更是这样。
 
      但是今年,一个秉承意大利的设计理念、拥有国际化的团队,却专为中国消费者量身订制的新品牌试图提供这样一个解决方案。2008年3月7日晚,在春意刚刚开始在北京弥散的时候,意大利新锐女装品牌ILARIA在意大利大使官邸举行了其在全球的首场发布会。在这场被称为08时尚界的开年大秀上,四十多款春夏季新款服饰于各国使节和商界精英在内的将近150位嘉宾眼前奢华亮相。这些服装大多采用棉或丝的柔顺面料,严肃中透着妩媚。“我们想法是将生活、家庭、休闲及工作融为一体。中国女性的体态与生活习惯是独特的,对于她们来说,太职业过于死板,但太前卫不行、太性感更不行。”该品牌华裔创始人何绥凤(Ilaria He)女士对《环球企业家》说。
 
      中国女性相比欧洲,有更大的自主权和独立意识,而且更多地参与到社会的运动当中来。但是即使是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女性,或是由于没有时间与精力,或是由于不了解,对于自己个人形象的打造也并不在行。而国际品牌相对还是把中国当作一个新兴市场来看待,因此造就了其购物环境、价格、服务以及可供选择的产品等等方面上的不对等。
 
ILARIA创始人何绥凤
 
      何绥凤很小就去了意大利,因此时尚之都对其的影响是深入的。在意大利,她曾为国际大牌代理生产20多年,从最初的贴牌生产(OEM)到1985开始协助设计(ODM),“国际上能报出名字的,基本都做过了”。1993年,有感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她还回国投资了ITALCINA公司。但做代理虽然是个时髦的行业,却没有话语权,很难影响时尚界的巨头们,因此何绥凤也埋藏下了通过组织在时尚界的资源,做自己品牌的梦想。
 
      2002年,丈夫李乐在杭州策划的“欧洲街”项目也许为其梦想的实现奠定了基础。这种名品街的新商业模式,吸引了许多国际一线品牌的进驻,并且还使他们获得了乔治·阿玛尼独一无二的中国店面代理权。可以说,在掌握了生产与设计经验后,该项目的运作为其在零售环节方面起到了一个弥补和充实的作用。于是,同年,这个品牌在中国和意大利同时注册,并于上海进行了小小的测试。
 
      或许也是想搭乘上“奥运”这辆快车,直到今年年初,ILARIA才又有了大举动。目前其已登陆北京百盛购物中心,近期还会在国贸开一家旗舰店。
 
      根据调查,ILARIA的主要消费群是已经在时尚、演艺或媒体界工作的人。她们因为使用过国际和国内很多品牌,对时尚敏感度较高,对产品也有较强的辨别经验和能力,所以当在国际的品质与适合中国女性中间出现了这样一个品牌时,她们感到了惊喜。开店没多久,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董卿突然有一天经朋友介绍来到了他们的店面,购买了好几套衣服,并且当晚就穿上一套在青歌赛的节目中亮相。正是源于这种口碑传播效应,其团队高层对开拓中国精英女性市场显示出了极大的信心。
然而这部分消费者毕竟属于少数,目前其面对的最大挑战也是非常重要的目标是怎样影响其余80%的目标消费者——她们还并不十分了解时尚。除了单纯地设计生产服装外,接下来ILARIA还会通过各种活动,比如邀请一些资深设计师或请一些时尚、商业及政界的成功人士传授心得。何女士相信,这种被他们自称为“超越品牌做品牌”的想法会引起中国女性的共同关注,并使其最终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