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书店下西洋
一场新式的文化大跃进:向西方读者推销来自汉语世界的图书产品—大胆国际化的中国出版集团试图改变这一市场的长期贸易逆差。
一场新式的文化大跃进:向西方读者推销来自汉语世界的图书产品—大胆国际化的中国出版集团试图改变这一市场的长期贸易逆差。
过去20年中,陈启泰成功地把隐于厦门的这个时装品牌包装成奢侈生活标签,现在,他还想成为中国高档百货零售业里的超级整合者。
苹果、谷歌们咄咄逼人的攻势之下,贪恋控制权的电信运营商成了“全球一体化”的激进拥趸。
改写PC与智能手机中间产品游戏规则的最新推动力来自高通。
丰田史无前例的质量危机带给中国同行的最大教训,与油门脚踏板无关。
经济复苏给陆克文出的难题是:如何在保护本国企业的同时吸引中国这样的大买家。
一个现实世界中的“模拟人生”?不仅仅如此。这个中国首家角色扮演乐园还致力于填补后者所缺失的真实的社会关系。
谷歌中国的命运正出现更多可能,但阳光灿烂的青春期已一去不返。
中国电影市场井喷行情的最大敌人:人才匮乏。
当全球经济复苏加大了海外并购的难度,中海油们把触手伸向了那些原本在雷达之外的新猎物。
收购悍马失败让依旧神秘的腾中重工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研究案例:一宗错误的交易到底能有多糟糕。
公立医院改革起锚,进入深水区的中国重塑医疗体系的努力成败惟系于此。
中国自2004年就开始出现局部和暂时的“民工荒”,这一次究竟又有多严重?
“世界最具吸引力城市排名”位列第二的上海已得到投资者的青睐,孟买、曼谷等城市地位也日益提高。
随着微博的流行,它开始成为名人将自己影响力扩大到新领域、新受众的渠道。
全球经济的复苏究竟对中国有哪些风险需要我们未雨绸缪?
中国经济结构恶化产生的长期负面效应更甚于GDP增长产生的正面效应。
未来数年中,世界经济的主题词将是通货膨胀。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所展现的“狗的视野”,再一次打破人们对这个世界想当然的认识。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泡沫破裂之后,出生于1970年代的新生代艺术家突然大放异彩。他们是谁,他们有着怎样的叛逆和不安,及他们的投资价值。
2009年有80%的在华风险投资者将清洁技术列到了投资目录表上,但真正从中获益者寥寥无几;原来在清洁技术领域,大麻烦=大机会。
中国网游市场新一轮的玩家兴趣和资本冲动,竟由一个800年前的远东征服者点燃。
那些在中国拥有辉煌投资经历的外资VC,为何失手创业板。
在联想声名和复杂资本运作的背后,赵令欢如何将“人”的生意做到极致。
徐工收购案失败的阴影和国外PE水土不服的诅咒,都可能因人民币基金的登场及对本土伙伴的拥抱而逆转。
从冰点到复苏的最佳机会窗中,VC与PE一年成绩单。
陷入商业化困境的生物质发电,却意外地在西北边陲中柳暗花明。
凭借对中国最古老活动的创新性应用,吴道洪证明了传统产业才是清洁技术的真正用武之地。
解决新能源不稳定的众多方案中,普能的选择既不最先进也不是最廉价,却或许是最合适的。
以创新的微生物技术连通垃圾处理与生态农业,嘉博文从超级城市的大麻烦中抓住了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