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9月上

杨元庆的磨炼

“学习期”已经结束。他要把中国经验复制到全球的艰苦努力,以及在巨大业绩压力下仍能保持自信的秘密—本刊在联想美国罗利总部的近距离观察。

封面 COVER STROY

杨元庆的磨炼

“学习期”已经结束。他要把中国经验复制到全球的艰苦努力,以及在巨大业绩压力下仍能保持自信的秘密—本刊在联想美国罗利总部的近距离观察。

特写 FEATURE

[独家报道] 李开复:走出Google

中国科技业最富声望的职业经理人突然告别这列他所掌控的豪华列车。幕后发生了什么?

速描 GEXPRESS

中移动的“跳蚤市场”

全球最大电信运营商决意向后来者苹果学上一招,这并不容易。

跃入“禁区”

Wi-Fi和WAPI在中国的连体生存已成现实,但市场更愿以前者为卖点。

无主之地

这里覆盖了中国近40%的网络用户,却没有一个成形的商业模式。

浅尝辄止

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之际,把控着市场和管道的石油寡头却另有打算。

健康“生产线”

像IT公司一样管理信息,像互联网企业一样创造用户粘性—台湾最大的体检公司美兆在大陆市场的破局秘籍。

闻香识宝洁

这家在营销创新方面屡有佳绩的跨国巨头首次“触电”经历的背后逻辑。

索尼爱立信触礁

换上新总裁,能否让这家曾拥有辉煌时光的合资公司走出通讯企业“弱弱联合”终究无法自救的共同命运?

SOHO改道

善走精巧路线的潘石屹开始朝他一向反对的方法论迈出了一小步。

“影响”问题

中国入世八年后的首次挫败,却不能改变西方正版文化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消费程度。

反思通钢事件

既往简单粗暴的外来资本参与国企改制的模式需要更为“人性化”的一面。

视窗 FASTLANE

阿富汗泥沼

如同陷入泥沼的阿富汗一样,这个西亚、南亚和中亚交汇处的中国贸易和商业雄心亦前途难料。

观点

梁念坚:公司的世界

一个企业的成功发展与其自身生态系统的建设密不可分。

最严重的匮乏

要建设低碳经济,真正需要的是可靠的领导。

米嘉:倾听女人心

仅仅了解需求还不够,企业将能够从帮助女性战胜其最大的消费敌人—“时间的匮乏”中获益。

谢国忠:繁荣的假象

不要被目前的经济复苏假象所迷惑,这只是暴风雨之前的平静罢了。

生活 BRAVO!

传承文艺复兴

在商品化大潮下,手工艺的沿袭却庇护了这个奢侈品帝国最后的贵族基因。

浮华陷阱

顶级摄影师、流行天王、天才导演之间的共同点:他们创造的巨额财富却无法维持生活成本。

创新 INNOVATION

[图表]中国企业全球化编年史

[图表]中国企业全球化编年史:http://www.gemag.com.cn/gemag/new/Form_info.asp?PicID=182&PicClassID=4 报告《勇闯新天地:纵观中国的海...

[分享者] 仓梓剑:如何搭建全球业务信息后台

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并购中国区负责人。

[分享者] 黄晶生:如何与PE合作并购

贝恩投资董事总经理,曾任赛富投资基金中国区董事总经理。2007年底,贝恩投资成立全球项目组,帮助华为成功发起竞购3com,但这个交易最终因为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反对而搁浅。

[道与术]跨境并购“财务分析”

曾在联想全球大跃进过程中任CFO的马雪征已经转战投资业,但她仍有太多心得有待分享。

[分享者] 韦培德(Peter Winn):如何提高英语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英孚教育告诉你如何握住突击海外的“利器”。

[道与术]全球并购进阶教程

想一劳永逸地成为永不失手的“中国买家”并不现实,但你仍可因深谙此道而提高胜算。

中国骄傲——2009年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20强

从中海油到中铝、从李东生到柳传志、从非洲到澳大利亚……希望和绝望交织的这5年,已不可逆转地改变了中国商业国际化的风貌和心态。现在,谁是经济不景气下的全球化赢家?

[分享者] 唐骏:如何组织高效会议

从微软中国总裁,到盛大网络总裁,再变身新华都总裁,唐骏成功勾画出一个职业经理人的进化历程。曾经的创业青年,如今已是中国最著名的企业家“辅佐者”。

高群耀:如何进行跨文化管理

新闻集团全球副总裁、星空传媒中国区CEO的跨文化管理经验。

度量你的国际化

什么是好的国际化道路选择?不以自我为中心,主动参与建设改善世界状况的全球新秩序。

封面相关 ABOUT

兖煤:漫长的婚约

蜇伏十年,四次遇挫,偏居山东一隅的这家地方国企意外成为中资企业在澳洲最新一起大交易的发动者。首要风险:如何消除力拓余波的影响。

孔栋使命

经济危机、燃油期货浮亏、行业重组……但这位中国最具全球竞争力航空公司的领航员仍保持着国航的飞行高度。

安迪苏实验

没有工会麻烦,少见文化冲突,业绩持续增长,在中国企业纷纷折戟的欧洲,任建新创造了跨境整合的难得范例。

海外游说战国策

在中海油的前车之鉴后,一向不善影响海外民意的中国企业在轮胎特保案上首次实现了对美国游说规则的有效履践。

一个澳洲铁矿石商的中国救赎

在中国需求和资本市场之间上演“双簧”,于两大行业巨头的版图缝隙中攫矿,冒险者FMG终于渔翁得利。

罗涛详解兼并秘技

中国有色集团十余年保持海外并购不败纪录的朴素方法论:不为面子,伺机而动,对专业性保持敬畏,并力避新殖民者的形象。

联系我们

合作媒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