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是艺术创作的土壤,眼下的金融危机更多的走进了影视节目的剧情

戏里戏外金融危机

来源:《财富时报》  |  作者:爱德华·怀特  |  阅读:

迫于生计,全职妈妈们不得不做起兼职工作;而失意的公司总裁们则在请求政府援助之后千金买醉。熟悉的社区里银行止赎的房子越来越多。不久前,三位失业的邻居,在房子已经被银行没收的情况下,竟绑架房屋抵押公司的总裁;下岗的投行精英则不得不屈尊做起小职员,甚至不惜到公司做实习生。 

世界经济已经衰退到了最低点。上述场景似乎都像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真实产物,其实这些都是黄金档电视剧最新剧集的情节而已,包括ABC的《绝望主妇》和《丑女贝蒂》、Fox的《辛普森一家》、CBS的《闪点行动》以及NBC的《我为喜剧狂》。 

在经济形势黯淡的时期,流行娱乐节目往往喜欢逃避现实。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开始将更多的现实问题融入它们的情节中。制片人表示,这也折射出当前经济问题的波及范围之广。 

“如果每个美国人都在考虑这个问题,这就意味着好莱坞的每个剧作家也在考虑这个问题,”《绝望主妇》的编剧兼执行制片人马克·切里(Marc Cherry)说,“我知道人们观看《绝望主妇》是想暂时逃开现实的烦恼,轻松一下。但是这群住在高档社区里的生活条件还不错的人们也逃不过金融危机的影响。”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些情节:在紫藤街,苏珊为了减轻她的前夫——每天辛勤工作16小时的水管工的压力,也做起了兼职工作,这样才能付得起儿子在私人学校的学费;丽奈特的比萨店则门可罗雀,因为人们上餐厅吃饭的频率明显降低了。

真实更出彩

尽管像《法律与秩序》这样的警匪片一直以来都宣称它们的情节简直和头条新闻“如出一辙”,还有像《急诊室的故事》这样的医疗剧集总是以真实病例作为发展情节的基础,但是,像双重谋杀案或罕见热带病例这些所谓“真实”情节实际上距离大多数观众的日常生活是非常遥远的。 

然而,最近编剧们纷纷将真实的金融问题融入故事情节中,直接关注普通美国群众的经济困境的手法正是这些剧集的出彩之处。

“以前我们并不太注重对现实问题的刻画。”《闪点行动》的编剧兼制片人马克·埃利斯(Mark Ellis)说。《闪点行动》讲的是城市警署中一支精英战略反应小对的行动故事,这支精英小队既有特种部队的作战能力,同时还能利用谈话疗法在绑架案件中同敌人周旋。

“但是我们眼看着身边的亲人朋友丢了工作,没了房子,花光所有的积蓄,我们能看到这些事情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埃利斯说,“这是悲剧的时代,我们想要从个人的角度探索金融危机的影响。”

Fox的新近热门剧集《别对我撒谎》中,最新的两集就遵循了从现实入手的思路。其中一集讲的是一个类似伯纳德·麦道夫(Bernard Madoff)的管理者如何操作一个庞式骗局;另外一集则是讲一个合同承包人在经济衰退的压力之下在一个建筑项目上偷工减料,最终导致建筑物坍塌的故事。

“现在的一些经济现象与我们的节目非常相关,”该剧的编剧兼执行制片人萨缪尔·鲍姆(Samuel Baum)说,“我们考虑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安全,人们会撒什么谎,会让自己的同事遭受怎样的后果。”

描写金融危机

对金融危机的描写不仅在故事性的电视剧中广为流传,在喜剧中也颇为流行。在上个月的一集《我为喜剧狂》中,一对虚构的雷曼兄弟的前精英员工来到NBC做实习生。近期播出的《辛普森一家》中,霍姆·辛普森(Homer Simpson)则面临着被没收房产的危险。

由于在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从创作到最终播出往往会历时几个月,因此电视剧集很少直接观照现实问题,除非他们愿意冒着在节目播出时被骂老掉牙的风险。现在播出的剧集一般是去年夏秋创作,然后于今年早些时候摄制的,也就是说,他们的成功要得益于金融危机历时之久。

“电视节目是探索推敲真实情感的重要手段,”20世纪福克斯的总裁盖瑞·纽曼(Gary Newman)说。《别对我说谎》和《辛普森一家》就是这个电视网络出品的。纽曼说:“当节目中的人物所经历的事情与日常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事情相关时,电视剧就能变得更有意义。”

Tags:  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