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普索与路透社的调查显示,失业成为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最为关心的话题

失业阴影

来源:《环球企业家》网站  |  作者:王翊  |  阅读:

尽管多方数据显示,全球经济可能已经触底反弹,但由于金融危机所导致的失业问题和政府信任问题,如果不谨慎处之,未来在局部地区存在金融危机转化为社会危机的可能性。而相对于其他国家,中国民众对未来和本国政府都充满信心。

 失业阴影笼罩全球

益普索(Ipsos)调查显示金融危机以来,失业问题已经一举超过犯罪问题与贫穷和社会不公问题,成为全球民众最为关心的话题。特别是在美国,失业率在未来可能达到2位数,美国民众对失业问题的关注度也从危机前的19%大幅跃升至目前的63%

  

为了了解全球民众对本次金融危机的相关态度,益普索(Ipsos)近期对美国、加拿大、巴西、墨西哥、阿根廷、韩国、中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俄罗斯、捷克、波兰、匈牙利、土耳其、瑞典、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德国、法国、西班牙和英国等23个国家的2300民众进行了在线调查。

调查数据表明,人们对金融危机已经有了切身体会。71%的全球民众反映自己或身边的人在此次危机中丢掉了工作。失业感受最为强烈的是西班牙和墨西哥民众,这一比例高达9成。中国、土耳其、意大利、印度和美国的比例也达到或超过了8成。

失业是经济危机转化为社会危机的最基本链条。一方面,职业不安全感可能远远超过实际的失业状况,特别是在部分欧美国家发生的金融、汽车等行业的白领及中产阶级大规模失业,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突发的失业问题将挑战部分发达国家以就业为基础的医疗和其他社会保障制度,进而波浪式引发“因病而穷”等其他社会问题。

失业问题的化解往往会滞后于总体经济的触底。这是因为从经济触底到重返上升通道,需要经历一段较为长期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投资信心恢复过程。这也意味着,在这段过程中,那些因金融危机“失利”的民众由于感知到经济触底,却感知不到自身境遇的触底,可能会进一步加深他们的不满情绪。

政府举措遭遇质疑

尽管各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去拯救本国经济,但多数人似乎对现行政府干预并不完全买账。

益普索(Ipsos)调查显示,一方面,多数民众质疑各国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的有效性,2/3的民众认为大规模的政府投入恰恰是一种盲目和隔靴搔痒的表现。民众也并不认为政府干预是一剂万能药,6成的民众(特别是在美国和新兴国家)认为不断加深的政府干预反而会抑制经济增长。其中,欧美民众对政府的意见最大,而且这种情绪既针对本国政府,亦针对其他主要国家。不同于其他国家,中国民众对政府干预显然充满信心。高达75%的中国民众认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会使本国经济重返原有增长通道。

 

另一方面,尽管民众对现行政策效果持有怀疑态度,但人们还是普遍认为美国、欧盟、中国等主要国家政府还应有更多作为来复苏全球经济。这充分体现了目前人们在看到政府大笔花钱但自身境遇却无改善时的那种“无助+不信任”的矛盾混合心态。如果人们的境遇在一段时间得不到改善,人们有可能从对政府决策智慧的质疑转化为对政策价值取向不公的愤怒。而这种愤怒情绪的传播将有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社会危机。

中国民众凸显乐观

显然,相对于其他国家,中国民众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益普索(Ipsos)调查数据表明,超过6成的中国人对未来充满信心,而多数国家的悲观人群比例却接近6成。而且,尽管全球超过半数的人认为下一代会比现在过得更糟,但9成的中国人坚定地认为下一代会过得更好。

失业率的降低是信心恢复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接近4成的全球民众将失业率持续降低作为经济恢复的首要标志,而9成的民众认为未来的就业状况会更糟,英法日等国家的乐观比例则更是不足3%;相比之下,中国的情况要好得多,3成左右的民众对未来的就业形势持有乐观态度。

此外,排在其后的走出危机显著标志分别为:本国货币的升值、股市持续上涨和自己所认识的人重新找到工作。值得一提的是,11%的中国民众认为,国家领导人对经济好转的判断是经济复苏的最显著标志,这一比例大大高于其他国家,这意味着相对于其他国家,更多的中国人愿意将政府作为抵抗金融危机的战斗中的信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