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经济崩溃后真相才得以显现。回首这
10年,人人都看到我们生活在谎言中。诚然,当这个十年慢慢流逝时,有人
—尤其是卫报
—如同预言被置之不理的卡桑德拉(
Cassandras)
①一般,警告人们要当心巨大的泡沫;但政客却说,这个幻景就是新的现实: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繁荣和萧条的新耶路撒冷,经济奇迹将永久持续下去。这的确是有史以来延续最长的好运气,
15年几乎不间断的明媚阳光,让太多的经济预测者遗忘了他们的伞。
这个十年是这样开始的。此前二十年中在公共支出上的“旱灾”使英国的公共服务落后于同类国家。私人的富足和公共的污秽同样在增长,不平等现象如雨后春笋般激增。70年代后期英国正处于其最平等的时期,直到那时,这个故事仍然讲述着英国社会的进步向前。但80年代初的经济衰退,加上伦敦金融城的“金融大爆炸”②、对富人减税、福利被通胀侵蚀,这一切造成了社会历史的骤然逆转。短短几年时间里,出身贫寒的儿童已成倍增加,与非出生贫寒儿童的比例从1:7飙升到令人震惊的1:3。留给工党的任务就是扭转这一趋势。他们做到了吗?
接下来的十年在经济的极度拮据中开始,此时工党接掌权力,但工党对自己的成功始料未及,因而宣称在执政的头两年照搬保守党的开支计划。而2000年承诺期限已满,工党开始热心于增加公共支出。他们作出了英国选民前所未闻的承诺。布莱尔宣称,儿童贫困到2020年将不复存在。国民保健制度,与英国的邻国相比,一直过于寒酸,如今也将与欧盟的支出标准相当—布莱尔坐在电视演播室的沙发上,出人意料地宣布了这条消息。(这把布朗给气疯了,咒骂道:“你他妈的偷了我的预算!”。事实的确如此。)“教育,教育,教育”已是当务之急。工党曾经给出五项谨小慎微的竞选承诺,如今也被雄心勃勃、无所不包的承诺代替。
卫生和教育支出增加了一倍多。“确保开端”(A Sure Start)计划将修建3500个儿童中心,主要是在贫困地区;这个计划是家庭资助项目这一皇冠上的明珠。“每个孩子都是读者”(Every Child A Reader)和“每个孩子价值至上”(Every Child Counts),都是一对一强化辅导,已经涵盖了六万名六至七岁入学一年后无法取得进步的孩子。用于补助低收入家庭的课税扣除比以往更慷慨。在公众场所实施禁烟也比以前的禁烟计划更快取得成果。自从国民保健署成立以来,医院以长长的就医等候名单来控制费用;而新资金的注入则使等候名单几乎消失了。近40%的学生能继续上大学;16岁后继续学业的人数飙升,学生考试成绩有所提高,虽然有争议称考试的标准变低了。博物馆取消了参观费,参观人数猛增,特别是儿童。说到新建的体育场馆、翻新改造的公园和重新变得繁荣的城市中心,更是不胜枚举。
这个十年末的政治问题是:“这个国家钱花得值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有赖于你是谁,以及你使用了多少公共服务。选民并未感到满足:如果在这个十年开始时不曾为人父母或身为病人,那么如今的许多学校或国民保健署的使用者无从比较。而因为下一个十年将在对公共支出大刀阔斧的削减中开始,当人们回顾时,这过去的十年很可能或被视为英国在能力范围内做得最好、一个鲜花着锦的黄金时代,或者保守党会成功地给它打上大浪费时代的标记。
工党自身最痛苦的失败就是,发现它执政的十年使英国不平等程度又略为上升了。更好的课税减免和福利使贫富差距不再扩大,但对顶层富裕阶层征税过少,且这一阶层人数爆炸性增长,又使局势转而向错误的方向发展了。
对工党的指责也许会是这样的:工党试图在美国税率的基础上,建立瑞典式社会民主主义。当它应告诉整个英国所有这些都需付出代价时,它举债度日。工党领导缺乏政治勇气,不敢告诉人们:如果我们希望我们的公共服务与欧洲的一样好,那么税收也应达到欧洲的水平。低利率鼓励家庭大举借债之际,人们也购买了太多分期付款的东西。当财政部对伦敦金融城的虚幻金钱大肆征税时,政府只能对他们惟命是从也不足为奇。失控的房价不断飙升,金融城资金滚滚而来,使这个十年成为依靠虚幻度日的年代。现任政府也像绝大多数人一样,将谨慎抛到九霄云外,但尽管如此,我们却自夸我们的监管程度比布什掌权时的美国要轻。
金融崩溃在所难免—而英国在这全球性的愚蠢行为中也扮演着一个角色。巨震之下,北岩银行倒闭了。2007年9月,北岩在英国借入高风险抵押贷款、购买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债务的行为使该银行薪资过高的首席执行官受到重重束缚,束手无策之下采取了(向央行求助的)疯狂冒险行为。消息一出,大量民众为得回自己的钱,连夜排队挤提存款,迫使政府为所有储蓄担保。北岩是之后发生一切的典型事例—一家出色的老字号,一度曾是建屋互助会,却受到疯狂泡沫时代的影响而没落。这个十年是难以理解、错综复杂的衍生品、影子银行系统③和会计上另设小金库帐的年代,这意味着几乎没有人明白自己在冒着怎样的风险。
2008 年9月和10月经济危机达到了高峰时期。金融公司纷纷破产、被吞并,但当强大的雷曼兄弟也倒下时,整个世界都为之屏息。英国政府发现自身难保,离一切都破产只有几个小时之遥,而到那时自动取款机将会关闭,超市的货架上将空空如也,那堵隔开实时管理资本主义的薄墙将被推倒,整个系统的令人惊恐的脆弱将暴露出来。还好,这一切还没完全发生。
美国国会通过了提振经济体系的立法。英国最大的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RBS)接受了救援,倍感耻辱。走向破产的哈利法克斯银行(HBOS)被迫与劳埃德银行(Lloyds)进行了损失惨重的联姻,纳税人为此支付了13000亿英镑,合并的银行才得以在重负下蹒跚前行。金融服务几十年来都是政府倚重的金鸡,现在却要依靠它所轻视的国家。信用枯竭,公司破产,破产大军中,沃尔沃斯(Woolworths)④这样家喻户晓的名字赫然在列。几十万工作岗位流失了,普通民众为极少数人极端的贪得无厌和无所顾忌付出了代价。
我们从中学到教训了吗?伦敦金融城悔悟了吗?苏格兰皇家银行已属纳税人所有,但随着其新老板薪金超过九百万美金,旧曲依旧上演。奖金并未被禁止,仅仅是在20国财团的压力下推后发放,监管也只是略微加强了。
在下个十年这还会再发生吗?答案几乎是肯定的,因为英国已在为房价再度上升的每一个迹象而欢呼了。我们希望泡沫再回来—而不在乎这样的警告:下一轮经济萧条可能是灾难性的。
① 卡桑德拉,希腊神话中的女预言家,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的女儿。身为神殿女巫,她获阿波罗赋予预知命运的能力,但后来阿波罗向她施以诅咒:凡她说出口的预言将百发百中,然而谁也不信以为真。
② 金融大改革(Big Bang),或“金融大爆炸”,特指发生在1986年伦敦金融城的政策变革。该变革旨在大幅度减少监管。改革后,外国财团被允许购买英国上市企业,伦敦金融城投资银行和经纪公司的构成和所有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金融城引入更国际化管理作风,使用电脑和电话等电子交易方式取代了过去传统的面对面谈价,使竞争激烈程度剧增。
③ 影子银行,又称为影子金融体系或者影子银行系统(Shadow Banking system),是指房地产贷款被加工成有价证券,交易到资本市场,房地产业传统上由银行系统承担的融资功能逐渐被投资所替代,属于银行的证券化活动。
④ Woolworths是英国老牌零售集团,1909年开设首间店铺,发展到超过800间分店遍全英,售卖货品由糖果至电子产品都有,员工多达3万人。于2008年圣诞前昔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