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就是一个浮华的名利场,谁起谁落难以预料。我们能做的便是放眼看去,记录下个中沉浮

2009年9月下·名利场

来源:2009年9月20号刊 第18期 总第189期  |  作者:《环球企业家》  |  阅读:

 

乔布斯(Steve Jobs):王者归来

时隔近一年后,当今全球IT行业最瞩目的明星CEO乔布斯终于回到了公众的视线——在苹果99日以滚石乐队“这只是摇滚,但我们喜欢”(It's only rock and roll, but we like it)的歌词命名的产品发布会上,这位传奇人物身着黑色高领衫和牛仔裤再次走上了产品发布台,向苹果迷们开始了新一轮的“布道”。尽管这次亮相他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带来革命性的新产品,看上去也更加清瘦,但对喜欢的他和苹果公司的人来说,这已经足够。

该如何评判这次“复出”对苹果公司乃至对整个科技行业的意义?

如果只从产品层面上看,这次“复出”显然无甚新意。乔布斯带来的只是iPodiTunes等产品的升级优化,以及让iPod系列产品定位更为清晰:简单的轻量级音乐播放器iPod Shuffle,纯粹的多媒体播放器iPod Classic,带摄影功能的多媒体播放器iPod Nano和主打游戏功能的iPod Touch

因此资本市场也表达了疑虑,在发布会后,由于投资人对新品并不满意,苹果的股价下跌了1.04%

但如果考虑到乔布斯对于苹果的作用,以及他在科技界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次“复出”还是给出了一些意味深长的信号。

首先是曾经一度被提到台面上的接班人问题,现在看来,显然还没有到真正解决的时刻。

自从乔布斯宣布因为病症而不得不暂时放下工作以来,外界一直对苹果的未来担忧。而且在他离开的日子里,接班人的问题也曾浮出水面。苹果全球产品营销副总裁菲利普·席勒(Philip Schiller)已经在乔布斯离开时主持了两次产品发布会,虽然缺乏激情但表现也中规中矩,而苹果首席运营官蒂姆·库克(Tim Cook)似乎也是不错的人选,并且他同时还有可能填补苹果董事席位因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离去而留下的空缺。但相比乔布斯,前两者似乎依然光环不够。

颇能说明乔布斯独一无二作用的是,自从今年6月他身体恢复回到公司上班到现在,苹果的股价已经上涨了20%,市值依然在谷歌之上,在IT行业仅次于微软。

现在的苹果公司或许并不畏惧任何对手:iPod在音乐播放器市场已经是绝对的主导产品,iPhone在智能手机市场也获得了空前的成功,iPod Touch也已经对游戏掌机市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苹果电脑更是占据了美国1000美元以上电脑91%的市场份额——这一切成绩都是在乔布斯的领导下获得的,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乔布斯,苹果是否还能如此多线出击。 

其次是,种种迹象表明,“复出”后的乔布斯正在领导平板电脑的项目。据说乔布斯回到公司上班后,大部分精力都在放于此。依照iPhoneApp Store颠覆手机行业的前例,这种可能的平板电脑也极有可能再度给PC行业甚至包括亚马逊在内的互联网公司都带来全新的理念和冲击。或许届时答案揭晓后,回归的乔布斯和苹果公司又将把行业发展推到新的高度。

 

杜军:铁窗生涯

经过一年多的法庭对峙,香港法官9月裁决杜军被指控的9项内幕交易罪和一项唆使他人进行内幕交易罪全部成立。随着杜的锒铛入狱,香港检方出色完成了迄今为止它所受理的最高级别的内幕交易案。

去年7月,这位摩根士丹利亚洲前董事总经理因涉嫌内幕交易被解职,随后在入港时被香港警方抓获。值得探讨的是,宣判之前,杜军倾尽全力试图减轻罪名,但起初,他却完全否认。

事实上,杜军前期的狡辩有某社会背景,作为离岸金融中心,香港内幕交易现象的泛滥几乎腐蚀了政府与公司的监察制度。以此案为例,摩根士丹利并未准确预备及翻查员工受禁制买卖的名单,也曾错误批准杜军买入涉案股份。

香港不希望复制杜军的铁窗生涯,为此,它需要改进的,可不仅仅是法律机构的效率,而是强化香港社会的监管氛围。

 

彭日成:谜团难解

未等真相浮出水面,被称为“华裔麦道夫”的彭日成便神秘死亡。他佩戴着电子监控设备在家中实施监禁,但突然情况危急,被送往医院后于美国时间912日死亡。

此前,42岁的彭被SEC指控策划并实施了庞氏骗局,误导投资者将8亿多美元投入旗下的保盛丰集团。正如大部分被指控的人一样,彭对此进行了坚决否认,其律师也提起大量诉讼反对指控。但一切都因为彭的忽然死亡戛然而止,层层迷雾恐怕再难以散去。这不禁让人想起安然丑闻的核心人物肯尼斯·莱,在被裁定欺诈等6项指控全部成立、可能面临数十年的监禁后,他突发心脏病去世。而真正的麦道夫在入狱不久后也被传言已到癌症晚期。看来,命运总是能赶在法律之前为这些骗子或者枭雄的一生画上句号。

 

麦晋桁(John Mack):顺势退位

在摩根士丹利披荆斩棘4年后,“刀锋”麦晋桁终于要收起自己的锋芒,让出CEO的职位。从201011日开始,执掌大摩的将是现任联席总裁高曼(James Gorman),但麦晋桁仍将在未来两年内保留董事长职位。

正如“刀锋”这一绰号所表明的,这位64岁的华尔街老兵性格之鲜明,即便在到处都是傲慢、强硬的权势人物的美国金融界也不多见。2005年从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重返摩根士丹利后,麦晋桁在权力斗争中击败前任CEO裴熙亮,此后他一直致力于改善裴熙亮过于保守的投资风格,让公司从事高风险交易。这让大摩在20062007年上半年达到历史性的盈利高峰,却也让其在金融危机中出现巨额亏损。幸运的是,麦晋桁在危急时刻成功说服日本三菱UFJ金融集团投资90亿美元。

虽然麦晋桁让摩根士丹利避免了被卖给摩根大通的命运,但他未能带领这家华尔街仅剩的两家“独立投行”之一走出危机阴影。大摩今年的业绩落后于高盛、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等竞争者,而市场更好看的是高曼这几年着力强化的零售经纪业务。当麦晋桁卸任CEO后,其功过是非尚需更多时间来评定,但显而易见的是,摩根士丹利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桑杰·贾(Sanjay Jha):奋力反击

在被市场整整质疑了两年,股价不断下跌、用户不断流失后,承受巨大压力的摩托罗拉终于开始了反击。9月中旬,其联合总裁桑杰·贾宣布将推出其第一款基于Google Android软件的手机,并表示在年底前推出另一款Android手机。由于太久摩托罗拉没有拿出一款好产品,当这个消息宣布后,公司股价上升了9%左右。

对这家老牌手机制造商来说,Android手机可谓其转型的关键产品。一方面它加入了眼下最流行的开放阵营,另一方面在公司内部又做出了积极调整。过去,摩托罗拉是一家由硬件和设计驱动的公司,而现在这个被称为Cliq手机的发布却表明,摩托罗拉开始注重软件、移动互联网和手机应用——比如社交网络——的作用。如果摩托罗拉实现目标,未来 Android手机将占摩托罗拉手机销量的30%、营收占51%,那么公司复兴还是颇有希望。

 

荣智健:家族荣誉

在从中信泰富辞职半年之后,不甘寂寞的荣智健终于东山再起。9月,他宣称2009年年底以个人名义成立一家私人公司,投资于金融、内地房地产等方面,且不排除与中信泰富合作。

作为在中国近现代民族经济史上占据显赫地位的荣氏家族的继承人,荣智健今年的经历可谓跌宕起伏。今年4月,因中信泰富外汇合约巨亏,他被迫离开这家执掌近20年的公司,这暗示出荣氏家族在中国经济发展中逐步褪色。

不过,这位曾荣登内地富豪榜首富的67岁老人或许在以另一种方式延续家族荣耀。坊间传闻,离职后的荣沽售中信泰富及保利香港的股份,共套现15亿元。之后不久,便成立一家名为“荣氏企业控股”的私人公司,董事包括荣智健本人、女儿荣明方及次子荣明棣。有趣的是,在荣智健担任主席的数十家私人公司中,这是首家被称为“荣氏”的企业。

 

弗兰克·斯卓纳克(Frank Stronach):公平交易

通用汽车强硬的董事会最终向这位76岁的麦格纳公司创始人“屈服”,将欧宝汽车公司55%的控股权出售给以麦格纳为首的财团,通用保留35%

这是双方妥协的结果。此前,通用董事会拒绝这项提议,担心麦格纳与合作伙伴俄罗斯国有银行OAO SberbankGAZ汽车公司控制欧宝核心技术,对抗通用。为此,斯卓纳克做出让步:确保通用与欧宝的工程部门紧密联系,合作为通用开发全球车型。

条款被修改得相当公平:麦格纳使用现有欧宝技术,向通用缴纳知识产权费;若通用启动未来欧宝自身研发出的新技术,也要支付费用。

甚至,对欧宝和通用来说,这是笔好买卖。来自德国政府和麦格纳的50亿欧元注资会为欧宝止血,而麦格纳将帮助欧宝以全新品牌形象拓展新兴市场,以缓解其在欧洲高昂的成本。

总之,21岁的斯卓纳克随身带着一只皮箱和200美元,从奥地利移民到加拿大,创建了如今是全球最大零部件制造商之一的麦格纳,这类传奇会驱使人相信,欧宝的未来值得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