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1日下午1点29分,萨马兰奇因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在巴塞罗那的吉隆医院逝世,享年89岁
追忆萨马兰奇
“我们失去了一位伟人,一位导师和一位朋友”,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沉痛宣布,说出了全世界此刻的心声。
从1980年到2001年,萨马兰奇率领国际奥委会走过了21个春秋,把它打造成一个强有力的全球性团体并使奥林匹克运动成为一支坚定的世界性力量。他因此被视为国际奥委会起决定性作用的主席之一。他还是一名彬彬有礼的前外交官,曾担任西班牙驻莫斯科大使。
萨马兰奇身材矮小且生性羞涩,在公众场合露面或讲话时略显不安。但在幕后,他是一名技艺高超且有时无情的经营者,能够在通常难以驾驭的奥林匹克运动中促成共识,并推动国际奥委会成员严格按其个人意愿行事。
批评人士称他与西班牙的弗朗哥时代有关联,抨击他的专制风格以及国际奥委会与盐湖城冬奥会腐败丑闻的联系。面对这些攻击,他总能化险为夷。
萨马兰奇时代或许是国际奥委会历史上的多事之秋,曾受到政治抵制,见证了业余时代的终结和专业时代的到来,商业化程度呈爆炸性增长,奥运会的增长和受欢迎程度快速发展,也曾因违禁药品丑闻和盐湖城危机而倍受责难。
萨马兰奇于九年前退休后一直受到健康问题的困扰。2001年参加完在莫斯科召开的国际奥委会大会之后,他曾因“极度疲劳”在瑞士住院11天。这次大会上,比利时人罗格(Jacques Rogge)当选为他的继任者。
不久后,萨马兰奇由于高血压在巴塞罗那住进医院。他还因肾病定期接受透析。2007年,他由于眩晕在马德里住院两天。2009年10月,他参加一次与运动有关的会议时感到不适,在摩纳哥的医院接受了身体检查。
尽管年岁渐高且身体不好,萨马兰奇仍继续穿行在世界各地参加国际奥委会的会议。近几个月,他显得愈发虚弱。今年2月,他在女助手的搀扶下参加了温哥华冬奥会的国际奥委会会议。
退休后,萨马兰奇仍是奥林匹克领域的活跃人士,并曾帮助马德里争取2012年和2016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在2005年投票表决2012年奥运会的主办权时,马德里最终排名第三,位居赢家伦敦和巴黎之后,在2016年奥运会投票时又输给里约热内卢,位居第二。
2009年10月2日,萨马兰奇在哥本哈根参加了马德里的申办陈述会。他在发言中请求国际奥委会委员把奥运会的主办权送给西班牙的首都,将其作为向一位大限将至的老人献上的告别礼物。他说,亲爱的同事们,我知道我已时日无多,你们也知道我已经89岁了。我是否可以请求你们考虑授予我的祖国这份荣耀和责任,让她组织2016年的奥运会和残奥会。
1980年,作为一名鲜为人知的西班牙外交官,萨马兰奇在莫斯科当选国际奥委会第七任主席,肩负起这份全球体育界最有权力的重担。21年之后,作为一位知名的世界人物,萨马兰奇又返回莫斯科结束他的任期。由于他的努力,奥运会空前地受到欢迎,且十分富有。但他仍承受着一桩丑闻的不良后果。这桩丑闻导致10名国际奥委会成员因从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申办委员会收受不当利益而离职。
尽管萨马兰奇最亲密的朋友说他感情极其丰富且非常感性,但在他执掌国际奥委会最后的岁月中,他表面上仍显得十分冷静沉着并充满哲理。他说,生命就是生命,有始就有终。我的任期到此为止。很久以前我就知道这一天正在来临。
即使在他的任期于2001年结束之时,萨马兰奇仍努力取得了三项选举方面的胜利:把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授予北京,选举罗格担当新任主席并任命他的儿子小胡安•安东尼奥(Juan Antonio Jr.)担任国际奥委会委员。这些是他最终政治遗产的一部分。
萨马兰奇是国际奥委会历史上在任时间第二长的主席,仅次于现代奥运会之父、在任29年的法国男爵顾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任职时间1896年-1925年)。美国人布伦戴奇(Avery Brundage)则当了20年(1952年-1972年)的国际奥委会主席。
萨马兰奇也是最后一位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时间如此之长的人。根据新的规定,国际奥委会主席的任期最长为12年(其中正常任期是八年,如有可能,还可以连任四年)。2009年10月9日的哥本哈根,罗格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获得连任,他的任期将持续到2013年。
萨马兰奇自己曾谈到奥运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他在退休前说,你得把现在的奥运会和20年前的奥运会进行比较,这就是我的功绩。他说,奥运会现在要重要得多,此外,我们全部的资金来源都来自私营领域,没有一分钱是政府出的。这意味着我们能够保证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他说,最重要的是与各国的奥委会、特别是与各个国际组织联盟的统一;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1980年萨马兰奇就任主席时,国际奥委会实际上处于破产境地,奥运会受到抵制行动、恐怖主义和金融困境的严重打击。他退休时,国际奥委会的腰包因数十亿美元的商业收入而鼓了起来,抵制时期结束了,奥运会稳固地成为全球最喜爱的体育盛事。
萨马兰奇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期间也因争议梦上了阴影。批评人士对他穷追不舍,指责奥运会过于商业化、充斥了兴奋剂丑闻、萨马兰奇使国际奥委会的形像固化成了一个骄奢精英拥有的私人俱乐部。
英国作家詹宁斯(Andrew Jennings)是最敌视萨马兰奇的批评者之一。他写道,贪腐成了他的奥运产业的润滑剂,他榨取了体育的道德和金钱价值。
对萨马兰奇的声誉打击最大的是盐湖城丑闻。有六位国际奥委会委员被开除,另有四名委员辞职,他们曾在盐湖城申办2002年冬季奥运会期间获得了100多万美元现金、礼物、奖学金等好处。
萨马兰奇说,我感到遗憾、真的遗憾的是,盐湖城发生的事。
萨马兰奇利用此次危机推进了一系列旨在提高国际奥委会现代化水平、开放度和民主进程的改革,其中包括禁止委员访问申办城市。他说,我们利用这次的危机改变了国际奥委会的结构,或许如果没有这次危机的话,这些是不可能实现的。
萨马兰奇的过去也成了被批评的对象。詹宁斯等人指责他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曾经服务于佛朗哥(Franco)独裁政府。萨马兰奇愤怒地为自己辩护,说应该由西班牙人而非外国记者来评判他的过去。他说,在西班牙长枪党(Falangist)运动中,作为体育部长和议会领袖的他只是一个小角色。
他说,或许是一些批评人士把我推上了21年的主席任期。我必须感谢这些人。或许如果没有他们的话,我早就不得不离开国际奥委会了。
回顾过去,萨马兰奇承认他可能更早就退休了。
1992年巴塞罗纳奥运会后,他曾考虑要退休。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后他再次考虑退休。每次,他都在支持着的鼓励下选择留任。有两次他令有关年龄限制的规定发生改变,进而得以留任。
作为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在退休后仍活跃在奥运事业中。他是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的主席,经常参加全球举办的国际奥委会会议。
2000年,在萨马兰奇主持了悉尼奥运会开幕式不久,他的妻子玛丽亚•特雷莎(Maria Teresa)因癌症去世,享年67岁。萨马兰奇飞往巴塞罗纳希望能及时赶到她的床前,不过在萨马兰奇仍在路上时她就去世了。
之后他返回悉尼,出席了奥运会的剩余部分。萨马兰奇有一个50岁的儿子,还有一个女儿玛丽亚•特雷莎(Maria Teresa)。
萨马兰奇年轻时,曾参加过曲棍球、拳击和足球比赛。1966年他成为国际奥委会委员,1974年至1978年担任副主席。萨马兰奇还是西班牙La Caixa储蓄银行的名誉董事长。
萨马兰奇身材矮小且生性羞涩,在公众场合露面或讲话时略显不安。但在幕后,他是一名技艺高超且有时无情的经营者,能够在通常难以驾驭的奥林匹克运动中促成共识,并推动国际奥委会成员严格按其个人意愿行事。
批评人士称他与西班牙的弗朗哥时代有关联,抨击他的专制风格以及国际奥委会与盐湖城冬奥会腐败丑闻的联系。面对这些攻击,他总能化险为夷。
萨马兰奇时代或许是国际奥委会历史上的多事之秋,曾受到政治抵制,见证了业余时代的终结和专业时代的到来,商业化程度呈爆炸性增长,奥运会的增长和受欢迎程度快速发展,也曾因违禁药品丑闻和盐湖城危机而倍受责难。
萨马兰奇于九年前退休后一直受到健康问题的困扰。2001年参加完在莫斯科召开的国际奥委会大会之后,他曾因“极度疲劳”在瑞士住院11天。这次大会上,比利时人罗格(Jacques Rogge)当选为他的继任者。
不久后,萨马兰奇由于高血压在巴塞罗那住进医院。他还因肾病定期接受透析。2007年,他由于眩晕在马德里住院两天。2009年10月,他参加一次与运动有关的会议时感到不适,在摩纳哥的医院接受了身体检查。
尽管年岁渐高且身体不好,萨马兰奇仍继续穿行在世界各地参加国际奥委会的会议。近几个月,他显得愈发虚弱。今年2月,他在女助手的搀扶下参加了温哥华冬奥会的国际奥委会会议。
退休后,萨马兰奇仍是奥林匹克领域的活跃人士,并曾帮助马德里争取2012年和2016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在2005年投票表决2012年奥运会的主办权时,马德里最终排名第三,位居赢家伦敦和巴黎之后,在2016年奥运会投票时又输给里约热内卢,位居第二。
2009年10月2日,萨马兰奇在哥本哈根参加了马德里的申办陈述会。他在发言中请求国际奥委会委员把奥运会的主办权送给西班牙的首都,将其作为向一位大限将至的老人献上的告别礼物。他说,亲爱的同事们,我知道我已时日无多,你们也知道我已经89岁了。我是否可以请求你们考虑授予我的祖国这份荣耀和责任,让她组织2016年的奥运会和残奥会。
1980年,作为一名鲜为人知的西班牙外交官,萨马兰奇在莫斯科当选国际奥委会第七任主席,肩负起这份全球体育界最有权力的重担。21年之后,作为一位知名的世界人物,萨马兰奇又返回莫斯科结束他的任期。由于他的努力,奥运会空前地受到欢迎,且十分富有。但他仍承受着一桩丑闻的不良后果。这桩丑闻导致10名国际奥委会成员因从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申办委员会收受不当利益而离职。
尽管萨马兰奇最亲密的朋友说他感情极其丰富且非常感性,但在他执掌国际奥委会最后的岁月中,他表面上仍显得十分冷静沉着并充满哲理。他说,生命就是生命,有始就有终。我的任期到此为止。很久以前我就知道这一天正在来临。
即使在他的任期于2001年结束之时,萨马兰奇仍努力取得了三项选举方面的胜利:把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授予北京,选举罗格担当新任主席并任命他的儿子小胡安•安东尼奥(Juan Antonio Jr.)担任国际奥委会委员。这些是他最终政治遗产的一部分。
萨马兰奇是国际奥委会历史上在任时间第二长的主席,仅次于现代奥运会之父、在任29年的法国男爵顾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任职时间1896年-1925年)。美国人布伦戴奇(Avery Brundage)则当了20年(1952年-1972年)的国际奥委会主席。
萨马兰奇也是最后一位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时间如此之长的人。根据新的规定,国际奥委会主席的任期最长为12年(其中正常任期是八年,如有可能,还可以连任四年)。2009年10月9日的哥本哈根,罗格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获得连任,他的任期将持续到2013年。
萨马兰奇自己曾谈到奥运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他在退休前说,你得把现在的奥运会和20年前的奥运会进行比较,这就是我的功绩。他说,奥运会现在要重要得多,此外,我们全部的资金来源都来自私营领域,没有一分钱是政府出的。这意味着我们能够保证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他说,最重要的是与各国的奥委会、特别是与各个国际组织联盟的统一;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1980年萨马兰奇就任主席时,国际奥委会实际上处于破产境地,奥运会受到抵制行动、恐怖主义和金融困境的严重打击。他退休时,国际奥委会的腰包因数十亿美元的商业收入而鼓了起来,抵制时期结束了,奥运会稳固地成为全球最喜爱的体育盛事。
萨马兰奇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期间也因争议梦上了阴影。批评人士对他穷追不舍,指责奥运会过于商业化、充斥了兴奋剂丑闻、萨马兰奇使国际奥委会的形像固化成了一个骄奢精英拥有的私人俱乐部。
英国作家詹宁斯(Andrew Jennings)是最敌视萨马兰奇的批评者之一。他写道,贪腐成了他的奥运产业的润滑剂,他榨取了体育的道德和金钱价值。
对萨马兰奇的声誉打击最大的是盐湖城丑闻。有六位国际奥委会委员被开除,另有四名委员辞职,他们曾在盐湖城申办2002年冬季奥运会期间获得了100多万美元现金、礼物、奖学金等好处。
萨马兰奇说,我感到遗憾、真的遗憾的是,盐湖城发生的事。
萨马兰奇利用此次危机推进了一系列旨在提高国际奥委会现代化水平、开放度和民主进程的改革,其中包括禁止委员访问申办城市。他说,我们利用这次的危机改变了国际奥委会的结构,或许如果没有这次危机的话,这些是不可能实现的。
萨马兰奇的过去也成了被批评的对象。詹宁斯等人指责他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曾经服务于佛朗哥(Franco)独裁政府。萨马兰奇愤怒地为自己辩护,说应该由西班牙人而非外国记者来评判他的过去。他说,在西班牙长枪党(Falangist)运动中,作为体育部长和议会领袖的他只是一个小角色。
他说,或许是一些批评人士把我推上了21年的主席任期。我必须感谢这些人。或许如果没有他们的话,我早就不得不离开国际奥委会了。
回顾过去,萨马兰奇承认他可能更早就退休了。
1992年巴塞罗纳奥运会后,他曾考虑要退休。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后他再次考虑退休。每次,他都在支持着的鼓励下选择留任。有两次他令有关年龄限制的规定发生改变,进而得以留任。
作为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在退休后仍活跃在奥运事业中。他是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的主席,经常参加全球举办的国际奥委会会议。
2000年,在萨马兰奇主持了悉尼奥运会开幕式不久,他的妻子玛丽亚•特雷莎(Maria Teresa)因癌症去世,享年67岁。萨马兰奇飞往巴塞罗纳希望能及时赶到她的床前,不过在萨马兰奇仍在路上时她就去世了。
之后他返回悉尼,出席了奥运会的剩余部分。萨马兰奇有一个50岁的儿子,还有一个女儿玛丽亚•特雷莎(Maria Teresa)。
萨马兰奇年轻时,曾参加过曲棍球、拳击和足球比赛。1966年他成为国际奥委会委员,1974年至1978年担任副主席。萨马兰奇还是西班牙La Caixa储蓄银行的名誉董事长。
萨马兰奇,这个名字不仅影响着世界体坛,更与中国体育,与中国人紧密相连。萨马兰奇是中国人最亲切的好朋友,32年前,当他第一次访华,便与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结下了不解之缘。1978年,在他担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期间,为协助中国重返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做了大量工作。
萨马兰奇:我那时想不通一个有着10亿人口的大国,居然不是国际奥委会的成员国。
30多年前便结识了萨翁的北京奥组委执行委员、国际联络部部长张清回忆当时情景。
张清:我们想恢复在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中的席位,就和国际奥委会进行交涉。当时执委会有9位先生,包括萨马兰奇,通过他和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以及国际奥委会罗马尼亚委员等在执委会里面做工作,使我们在执委会9个人中取得了大多数的支持,萨翁在这个过程中跟我们中国建立了很深厚的友谊。
1984年,许海峰为中国队赢得了第一枚奥运金牌,萨马兰奇亲自为他颁奖。
萨马兰奇:我非常高兴,因为中国获得的第一枚金牌是由我颁发的,这已经成为历史上的重要一刻。
此后,萨马兰奇开始力促中国申办奥运会。1993年北京以两票之差申奥失利,萨翁多次建议中国,可以继续尝试申奥。最令国人难忘的是,1991年世乒赛,以及1992年、1996年的奥运会,萨马兰奇三次为获得女单冠军的邓亚萍颁奖,1996年,他在颁奖时还慈祥地抚摸了一下这位中国姑娘的双颊。在萨翁的推荐下,邓亚萍成为第一位进入国际奥委会的中国运动员。
2001年7月13日的莫斯科,萨马兰奇在国际奥委会主席任上,最后一次宣布奥运主办城市,见证了中国人的荣耀时刻。回忆这一时刻,萨翁感到相当欣慰,这也圆了他的一个梦想。此后,萨马兰奇卸下了担任21年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职务,并当选国际奥委会的终身名誉主席。但他仍没有放下对中国这个老朋友的挂念,2008年8月8日,萨马兰奇出席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作为当代奥运的奠基人,萨马兰奇被公认为是继顾拜旦之后,对奥运贡献最大人。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21年间,他成功将商业化运营机制引入奥运会,允许职业球员参与奥运,鼓励女性积极参赛,增加了参赛国家和地区的数量,使奥运会成为全人类的体育盛会。
今天,西班牙最大的体育日报《马卡》以萨翁的一张脸部特写配以黑色丝带作为版头,标题是《萨马兰奇之火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