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安捷伦科技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霍丰看来,管理者就像是看病的大夫一样,愈多的疑难杂症会让管理者成熟,而遇到管理挑战,在某种程度上也需要“好运气”。
前事之师
你能否理解1980年代早期那个已经远去的中国?1985年大学毕业后进入惠普的霍丰现在还记得他所获得的商业第一课:在视盈利为资本主义剥削的年代,他被教育说企业的目的就是追求盈利;在讲究同志般平等关系的中国,他被灌输说要有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这些如今已是老生常谈的企业思想,却让当时的霍丰惊异不已。
1999年,安捷伦科技从惠普分拆独立。霍丰在参加工作的25年后,作为安捷伦科技第一位本土培养的经理人,在今年3月成为这家公司的大中华区总裁。霍的成长经历生动地反映了跨国公司是如何以西式管理思想改造了中国的商业文化,并塑造了第一代中国本土的职业经理人。你可以想象像霍丰这样的管理者成长得不易,在缺乏职业经理人文化的中国,他只有从实践中积累管理经验。在霍丰看来,管理者就像是看病的大夫一样,愈多的疑难杂症会让管理者成熟,而遇到管理挑战,在某种程度上也需要“好运气”。
你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从中获得的商业第一课是什么?
1985年一毕业,我就担任惠普公司电子测量仪器部的销售工程师,那时得到的第一个培训就是要做一个盈利的企业。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一个亏损的企业对社会来讲是一个负担,只有企业盈利才可以不断地再投资,不断地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才可以给股东提供更好的回报,让员工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这个观念在当时还是比较新的,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大家是以盈利为耻的,认为那是剥削。第二是用户至上。
你的管理风格是怎样的?
1989年我开始从事管理工作,一开始我就知道作为一个经理,你是靠别人完成任务的。你之所以被奖励不是由于你做得有多好,而是你手下的人做得有多好。经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聘用非常能干的员工,同时不遗余力地培养他们,让他们发挥最大的潜力。
你希望新员工首先明白的一件事是什么?
用中国话来讲就是又红又专。“红”即他的价值观要跟公司文化和价值观相吻合:正直、遵守商业道德,尊重别人,具有团队精神等。而“专”不仅体现在他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另外还要具备尽可能多的软技能,比如沟通能力、与人共事的能力,规划的能力。对安捷伦来说,我们还强调专注和速度。
你在管理上遇到的困惑是什么?
管理者就像看病的大夫一样,年龄会变成一种优势,因为很多困惑会在不同的时间冒出来,时间越长,你会积累更多的经验。我遇到的最大的管理困惑是怎样平衡各方利益,而越是新生事物,越会遭遇更大的阻力。2005年,安捷伦在成都成立了一个产品分部,它把产品从定义到研发到生产,完完全全搬到中国,这在跨国公司里面也是不多见的。你可以想象这个阻力,利益相关体的冲突非常激烈。
这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证明这个做法是正确的,一定要有具体领导的强力推进和精心策划,才能让利益相关方达成协议,让这种做法逐渐推广。我后来成为这家公司的首任总经理,最终把它做成了。能够遇到挑战,也需要好运气。
你最喜欢的商业书籍?
杰克·韦尔奇的《赢》,韦尔奇不愧是真正的CEO,如果你有过实际管理经验,就很容易知道,他绝不是在夸夸其谈。我读的时候,回想一下公司所倡导的文化,觉得他说的每一条几乎都是事实。
我最近还在看《周易》。《论语》里有一句话:“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我也快五十了,觉得应该看一看《周易》,让自己在未来的职业生涯当中别犯什么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