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华丽的反转之后,全球贸易增长再一次趋于平静
衰退的世界贸易
IN, OUT, Shake it all about. 就像歌词中唱的,去年算得上是全球贸易灾难性的一年。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贸易总周转量暴跌了14.4%,但这个数字并没表现出一年来上上下下的起伏动荡。荷兰经济政策分析局称,世界贸易总量在09年第一季度下降了10.6%,在第二季度稍稍有所好转并在第三季度反弹了3.5%。世行贸易部部长Bernard Hoekman表示,全球贸易在6月到9月的三个月里呈现出一个明显的V型反转。
在这个看上去正逐步好转的环境中,依然要煞风景地提出两点担忧。第一点便是第三季度之后会发生什么。Hoekman先生坚信贸易回暖的速度在2009年后半程会明显减缓。11月份的初步数据显示,全球贸易总量只上涨了1.1%,少于10月份的1.4%,远低于9月份的5.4%。世行估计,考虑到价格和汇率波动,全球贸易总量在11月实际上是有所下降的。全球几个最繁忙的港口的吞吐量也有所降低(如下图所示)。为何这次反弹会失利?最好的解释是第三季度的增长是靠存货支撑起来的,工业存货在危机中荡至谷底,如今情况好转又再次开始积累,但这个影响可能难以持续。
第二个担忧则针对发达世界。近几个月来,需求的增长无一例外都是来自发展中国家。诚然,中国震惊世界的4万亿激励计划几乎让所有人受益。世行的经济学家指出,中国在全球总进口量中的份额从08年中期的10%升至2009年的12%。主要的资本商品制造者均从中受惠,比如德国,其出口在第三季度上涨了3.3%。来自中国的需求同样刺激了日本的贸易,其出口量全年大涨了12.1%。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海外市场。
比起发达世界的出口国,基本商品的制造者显然能从新兴市场的强势发展中获得更多好处。7月到10月,海外贸易额增长最快的10个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其中包括7个东欧国家,印尼和南非。发达国家中出口增长最快的是澳大利亚,出售了近1/4的贸易商品给中国和印度。而10个进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中有九个是来自新兴世界的经济体。
当然,这个局面也许会改变——如果发达国家的整体经济开始好转,拉动高端商品的需求,从而便能推动工业国家的出口。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1月26日的最新预测,发达国家GDP在09年缩水了近3.2%之后,有希望在今年实现2.1%的增长并在2011年上涨2.4%。该组织目前预计全球经济今年将增长3.9%,比去年10月做的预测提高了0.8个百分点。快速扩张对于所有出口国来说都是好事,但在失业率高企的环境中很容易滋生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如果不能有效抑制这一势头,那么产出和贸易的共同增长将很难实现。这个V形反弹很可能只是一个季度的昙花一现。